朱颜的奶奶在这期间过世,朱颜回家奔丧一周。回到江城的第二天,她预约了全科体检,在做B超时检查出三颗子宫肌瘤。她最近几个月月经量大,持续时间长找到了根源。
三姐们周六聚会的时候,朱颜说,三颗不算大,应该是导致月经异常的原因。
京京的舅妈前几年多发子宫肌瘤做过手术。于是她很紧张,“其他症状呢?血量大导致贫血了吗?有没有压迫到尿道?”
朱颜说,“暂时没有吧。贫血还不确定,体检报告要下周才能出来。”
田橙和京京同时想起她上次月经时苍白的脸色,劝说,“我觉得还是要挂个医院的号做专项检查。体检毕竟太粗糙。”
京京点头。她第一时间打开手机小程序,附医的妇科周日有普通号,可以先挂上把检查做了。之后拿着检查结果再找专家看。
“明天我陪你去医院。”
“我也一起。”
朱颜犹犹豫豫,“应该没事吧。医生说肌瘤挺普遍的,不影响生活可以不用手术,定期检查就成。”
“不能拖了。”
“就明天。”
周日上午,京京和橙子带着朱颜一起来了附医。门诊上开了检查单子,她们又一起在超声检查室门口排队。
朱颜靠着墙对两个好朋友说,“虽然吧,我的计划里从来没有过小朋友。不过乍听到严重的情况,觉得如果没有小朋友又会很遗憾。”
京京安慰她,“这才哪儿到哪儿。别自己吓自己。”
田橙说,“是啊。我们还是要相信现代医术的。”
“我现在记忆越来越迷糊,搞不清楚前几次例假是因为加班虚弱,还是因为月经量大才虚弱的。”朱颜害怕未来的不确定性。
京京握着她的手,“别担心,我和橙子一会儿陪你进去。”
这次检查和体检并无两样,能看到的有三颗,最大的那颗是四公分,轻度贫血。那位年轻的主治医师看着检查结果,说,“只要雌孕激素还在分泌,手术后就会有复发的概率。现在这种情况,可以吃药来保守治疗。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有要小孩的计划,以备孕和怀孕为主。有些肌瘤生完小孩,会萎缩。有些病人选择剖腹生小孩子的时候顺便把肌瘤切了。除了常规检查外,身体的额外信号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就医。”
这下放心了,她们三个心底的石头暂时落地。老莫来接走橙子和朱颜,京京从医院离开后去了杨闻昭家。
她没用密码直接开门,而是敲门等待。
“咦,今天不是和朋友们聚会吗?”她没有告诉杨闻昭,她们是去医院的。毕竟这涉及到颜颜的病情隐私。
“在家干嘛呢?”她进门换了拖鞋,开口问道。
“写论文。我刚还想给你电话约晚饭呢。”杨闻昭周六值班,周日在家赶文章。八月初在燕城和老师讨论过新文章的想法,结果老师时不时追问进度,搞得他都不好再拖了。
“想我啦?”京京心中感动,俩人周五约过晚饭,分别还不到两天。
“想。也有事和你说。”他准备牵手。京京避开,刚从医院出来,还没洗手呢。
洗手液在手上打着泡泡,她疑惑发问,“嗯?啥事?”
“科室有个去MGH做访学的机会,三个月。十月份中旬去春节前回来。”
京京的重点是MGH是什么?访学做什么?工作更忙还是会轻松一些。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在波士顿。主要是临床观摩和学术交流。心态不一样,肯定会轻松一些。”
她关掉水龙头,顾不得擦手。湿漉漉的双手全都蹭到杨闻昭T恤上,她环住他,太好了。“去,必须去。回来帮我带MIT和哈佛的文化衫,套头帽衫和拉链外衫都要。”
上周主任告诉他有这个名额的时候,他想了想放弃了。自己之前在美国做过博后,这种海外访学机会还是优先考虑别的同事。原本的那位同事太太这周检测出葡萄胎,同事没法离开。主任又把机会递到他面前。三个月虽说很快,可终究是分别。
马主任第二次劝他的时候说,“年轻医生想去的一大把,这不是你论文发的多,英语足够好,职称也高,所以才是第一人选。这次不仅仅是学习机会,也是交流机会。你需要把咱们神外的技术和医术展示出来,以后说不定他们会派人来我们这儿访学呢。”
他说考虑一下。
马主任接着问,“舍不得女朋友?”
他没作声。
魏主任也刚好路过,听了半截,加入劝说阵营,“这是美差,在三甲医院坐班是真的累呀。有三个多月机会可以边交流边休息多好。我要是年轻十岁,一定和你争抢这个机会。”魏主任和杨爸爸同岁,他年轻十岁也四十多了,这年纪正是科室骨干,不可能放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