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随军日常(212)

作者:八极安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有心盼他他不来,没有一次跟她有默契!

晚上,杨思情等到营区里面无人走动,端上洗澡用具,叫蓝巍陪她一起去洗澡房洗澡。

在陌生地方脱个精光她会怕,她要让蓝巍在门口站岗。

蓝巍不知所措伴着惊喜交加的情绪都准备好了,结果老婆并没有要一起洗的意思。

站岗就站岗吧,还让他站在外面。

看来为了夫妻生活的无穷乐趣,他们也得在外面另找住处。

几天后的周末,经李文康介绍,他们找上沙头角镇的生产大队队长,询问大队目前有没有可以卖的房子。

建国以后土地国有化,盖房子的宅基地归政府所有。

像乡镇农村这些地方的宅基地就是归生产大队所有,队里谁家要盖房子,得先交钱给生产大队,队里再划一块土地出来给你盖房子。

杨思情买房当然不可能只买房子,真正值钱的是宅基地,她要连房带地一起买。

她这个买,买的是土地使用权,土地所有权依然归国家所有。

土地使用权有年限,住宅用地一般是70年。

她要从生产大队那里把房子的土地使用权买过来。

这样来年宝安破土开发,政府要用地,但她房子的土地使用年限还没到,政府就得花钱从她手中买走土地剩余的使用年限,这个才是最赚钱的部分。

房子不值钱,房子下面的地才值钱。

前文没写过杨姐与北京房地产的二三事,不代表她有男万事足以后就没有为此上心过。

实际上,她关注北京的房子关注得挺勤快,查过很多关于七十年代房屋买卖制度的资料。

在七七小学上班的时候,她还有意无意问过很多老师关于房子的事,平常也会骑自行车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里转来转去看四合院。

由此她才切身体会到,在计划经济时期,北京的房子和土地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到的。

但是!距离北京十万八千里远的穷困小县宝安就不一样了。

沙头角镇的生产大队队长一听说他们要买房子,再一听说他们是从北京来的,夫妻俩看上去也像是有钱买房的样子。

立刻立马上马,开着破板车载着他们夫妻,满沙头角镇兜来转去看空置的房子。

宝安县几乎每个生产大队都穷得揭不开锅。

更雪上加霜的是,每年大量年轻劳动力偷渡到对岸香港,让很多失去劳动力的生产队无法正常生产劳动。

不少偷渡客都是举家迁移到对岸,人去楼空,留下很多房屋空置在那里没人住。

这些房屋的宅基地属于生产大队,建在宅基地上面没人住的房子只能由每个生产大队负责接手和处置。

能租就租,能卖就卖,多少能换些钱增加生产队的收入,不然放着也是放着。

生产大队队长对杨、蓝夫妻热情得过分,这让他们有一丢丢害怕。

好像这个房子他们要是不买或者去其他大队买,就是对他的始乱终弃!

三人看房子看到暮色四合。

杨思情拍板决定,买下一座充满岭南风味、三房两进结构的镬[huò]耳房。

连房子带土地使用权,一共花了500块。

便宜成这样,跟白送有什么区别?省钱省到家了。

杨思情当场交了50块定金,签字画押,其他手续日后再慢慢办理。

她让大队长找两个组员过来帮忙清理房子,每天的工钱她照付。

大队长欢天喜地,开着破板车送财神爷一样送他们回到营区,其实心里把这对夫妻当成是北京来的两只大肥羊。

价值观不同,互相在对方眼中的形象也不同。

大队长当他们是肥羊,杨思情反而有点不好意思自己趁人家穷打劫人家。

吃过晚饭,夫妻俩在营区的田野边上牵手散步吹晚风。

买到心仪的房子,杨思情五官浮着笑意。

她开心,蓝巍便也开心地微笑着:“问你个问题。”

“问!”杨思情的声音那叫一个豪迈。

蓝巍笑得更开怀:“你买那座房子是单纯喜欢,还是另有乾坤?”

杨思情打个响指:“参谋长的直觉很准。”得意洋洋地分析起自己的投资眼光,“喜欢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那座房子建在大祠堂旁边。等到宝安破土开发,别说祠堂,就是祖坟,也得刨了为经济建设让路。大祠堂供奉着人家好几代列祖列宗,拆除的时候政府的赔款要是少了,宗族的人肯定不干、要去闹。这一闹,周边房子的赔款就可以跟着沾大祠堂的光,水涨船高。”

“你啊你。”蓝巍亲昵地捏捏她的脸颊,“人家供奉列祖列宗的祠堂都叫你给算计进去了,小心人家的列祖列宗夜里找你讨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