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易管家和林大厨忙来忙去,准备了一大桌子菜品,各种青菜、冻豆腐、积的酸菜、干货、干菜、冬天南边加急送来的海菜,还有走锦衣卫路子顺带捎来的海鱼!
看到这东西出现的时候,众人可是一阵惊呼,时柯得意洋洋,“怎么样?快尝尝合不合口味。”
这一锅是鸳鸯锅,菌菇和麻辣两个汤底,今年的海物不过他做一个海鲜汤底的,所以选了新鲜的菌菇料。
看到众人吃得头也不抬,时柯盘算着这生意怎么做。
第一件事,先找赵毅问问有没有意向参股。
他将信附带一大块火锅底料送到锦衣卫手上,等过了些日子收到来信。
赵毅占三成,时柯占三成,剩下还有三成赵毅也拿走了,有茶馆的例子在,时柯隐约明白这些东西都给了谁,反正他不吃亏。
最后一成给了两位师娘。
同时时柯还将自己的三成股份分成了六等分,分别给了几个认识的同窗好友,这几位吃过火锅的当然明白这东西有多赚钱,许青崖第一个拒绝。
时柯只用一句话堵他,“你家有钱归有钱,你养自己夫人儿子还好意思从公中走账?”
其他人也是被时柯劝住,而且他言明,自己想建一个学院,这些就是他提前预定好的先生,拿了钱就来他学院讲课。
众人一问什么学院,时柯理直气壮地道,“还没建!”
几人被他闹得哭笑不得,许青崖更是无奈,他一路看着时柯走出来,知道他吃了多少苦头才能好好活到今天,家人抛弃,险些被时府连累,一年四季受不得热禁不住冷,听闻考试之后被逼着喝了两个月的汤剂。
本就是要好好将养,没想到刚进翰林院就闲不住带着大家弄出一个藏书计划。
重点是,每做一件事,不光想到自己,还给别人方便。
他在翰林院待过一年时间,知道这是什么日子,说是清贵,实际上就是熬资历,还没油水。
这次的计划弄出来有不少人以拜师的名义给翰林们送了不少拜师礼,起码能过个好年。
等到这事弄完,时柯不说在翰林院横着走,但是行事方便是一定的。
他这个小师弟啊。
时柯已经开始畅想等他的学院落地,要请谁来当名誉师长了。许青崖三人肯定有名额,代文墨和楚元竹还是别的学院的夫子,当然可以在这儿挂名。
等到日后,两位座师心血来潮,可以请他们教导一二,指点指点学生开个讲座也很好。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现在在翰林院,能接触到不少读书人。这可是天底下的读书精英,第一手的好人啊!
等他回去之后可以借着工作,和一些同窗接触一二,你来我往的有交情了,就把人往自己学院划拉。
当务之急是开火锅店,挣钱拿来开学院!
火锅是季节限定,冬季和开春时候最为热闹。
这事儿宜早不宜迟,正好关东煮旁边还有连着的铺子,时柯弄了一下装修图,就让长风放开手干。
关东煮的营业利润一下子砸了进去,等到开业那天,张成更是让几个小太监送来几筐子青菜!
这可比什么都值钱。
不仅仅是张成送来了东西,还有镇国公,两个侯爷,老亲王也不约而同送上东西,时柯听完名单就知道赵毅把三成东西分给了谁。
明面上看,这就是当今圣上搞出来的新东西,几个皇亲国戚参股,至于为什么掌柜是任楼,账房是长风。
那还不是因为人家经营能力强,一个会说话,一个会打算盘。
半文铜钱都算得一清二楚,绝对不会让人多花冤枉钱。
火锅店就叫归燕火锅,和关东煮的铺子一看就是一家出品的。
在火锅料出锅的一瞬间,整条街飘着辣椒的香味。人群络绎不绝,整个冬天京都人们都在谈论火锅。
吃不起火锅的,就去关东煮吃一口辣味解解馋。
随着时间朝前走,年味越来越浓重,火锅店的生意还是红红火火,虽然避免不了仿品的出现,但是归燕火锅店凭借着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菜品赢得京都百姓的胃。
特别是他家有几种从未见过的菜能单卖!
青菜一类是限量供应,这个可以理解,但是有几种好吃又平价的东西倒是不限量,甚至还附赠种子!
有不少开食品铺子酒楼的人都往这儿来,不吃饭,就买种子!
火锅店的生意蒸蒸日上,有人开始眼红。
作者有话说:
晚九点还有一更。
有谁收留一下我这只能吃的鸽子吗?
保证只吃一口!
第65章 冬日
火锅店红火起来, 一开业就吸引来大量客人,也有人眼红想生事儿,但是一想那靠山, 也没人敢明面上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