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错,从前没觉得这些村姑好看。”
“从前还没觉得这些姑娘除了在家干点杂活,吃干饭外,还能赚钱呢。”
“确实,若非我做生意,家贫,也想叫媳妇闺女的出去做点活,反正纺织厂里多是女工,能出什么事。”
他们说的痛快了,有个老板瞧见徐老板脸色有些不好,忙打圆场。
“不说这些了,喝酒喝酒。”
喝了点酒,微醺的徐老板涨红了脸硬声辩驳。
“哼,世风日下,一群女人也出来抛头露面。”
这话说的没道理,底层的人为着点金银,咋会在乎女人出来赚钱的事呢?
从前女人不咋出来,只是市面上没合适的活给她们干罢了。
再说了,不止是底层,在金钱观的冲击下,谁在乎呢?
更何况,纺织厂里各项制度完善,也不存在什么问题啊。
在场的老板对此各有想法,大多数三观还是正的,倒也有一两个跟徐老板差不多,只不过他们来这不是为着辩这个,是以转移话题。
“还是说说啥时候顾大人能见咱们吧。”
这话一出,果然所有人的心神都在这个上头了。
按照惯例,工厂建立以后,顾大人就会择日与他们商量加盟招商的事。
起初对于官府要把控市场的行为,他们是想要跟官府对着干的,但后来叫官府连拉带打的,心思也就散了。
现在崇州所有商人的共识就是,跟着官府不一定能吃大肉,但是肉汤是真的香。
顾清明和云竹并没有叫他们等太久,这些老板们很快接到了知州府的帖子。
待客的地点没在府衙,汇合后几辆马车直接将他们拉到了纺织厂。
看着一个个硕大的的水力纺纱机,再看女工们的动作,出布的速度,本来有一肚子问题的老板们沉默了。
他们在心里疯狂算着利润,随后双眼放光的看着顾清明与云竹。
那样子,浑身上下都在说两个字,“选我”!
有的赚,生意能做,后头的就好商量了。
无非是官方占多少利,留给商户多少,又有啥附加条件罢了。
这些顾清明和云竹熟悉的很,夫妻俩配合,一番唱念做打,连连将商户们逼到角落。
能赚吗?能赚。
能赚多少?倒也不算多。
但是叫他们放弃,那也是不可能的。
商户们对视,咬牙应下了,面上笑着,心里留着面条宽泪。
果然知州大人夫妻还是那个样子,半点没变,可恨他们还得乖乖接下。
“需得强调一点,往后纺织业兴起,棉花种植必然会有所增加,但是无论如何不可挤占粮食种植空间,需得有个种植红线。”
这话顾清明说的严肃,棉花绝不可伤主粮。
商户们收起脸上的笑,同时应声,“大人说的是。”
见他们应下了,云竹才轻笑出声,“如此,大家合作愉快。”
第372章 祥安村事
纺织厂与商人定了契,一件大事解决,云竹顿觉轻松许多。
这些天她多去官学,听学生们说起家里事。
好些个女学生的姐姐在纺织厂的,家里的门槛都要叫媒人踏破了。
一女学生说:“我大姐可高兴了,之前奶奶想着把她嫁给邻村一人,她晚上躲被窝里哭了好几回。”
她和姐姐住一间屋,睡一张床,姐哭的再小声也瞒不住她。
有一官女就问,“为啥哭,可是那人不好?”
女学生撇嘴,“岂止是不好,那人脾气不好,前头打跑了个婆娘,还是个瘸子呢!”
“啊,那怎的还叫你姐嫁?”
女学生耷拉下眉眼,“我爹爹上山伤了胳膊,大夫说得好好治,要不然以后得落下毛病,恐怕不能干活,但费用……那瘸子能给三两银的聘金。”
这也是为啥她娘和她姐都哭,但谁也没说出拒绝的话。
家里就爹一个壮年男人,他伤了胳膊,往后日子咋过的下去。
官女揪紧手中的帕子,“那后来呢?”
女学生又高兴起来,“后来啊,我奶听说纺织厂要招人,急忙叫我娘和姐姐去试试,她们被选上了!”
虽然实习期的工钱不算高,但她们家有两个人能领工钱。
有了稳定的收入,再向医馆求情人家也愿意,不怕到时候拿不出银子来还。
就这么着,她姐姐不用嫁给瘸子,爹的胳膊有救,连她也来官学读书了呢。
“前几天上门说和的是个水果厂的工人,我奶叫人打听了,说是名声挺好,准备找个时间叫我姐悄悄去瞧一眼,若是看得上,这事就定下了。”
听此,官女松开了手上绞紧的帕子,松快道:“真好。”
她还想着若是不行就借给她些银子,虽然她手里的银子也不多,但好歹能免于一个姑娘嫁给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