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孩子懂事,非必要不舍得用,只用树枝泥土就完了。
虽然这般练出来的字不好看,但他们也不是科举院的,能写会算就挺好了,也不追求写的有多漂亮。
瞅见王老太来,王小萍站起来要去接她手里的碗。
“奶,我去洗碗筷。”
王老太舔舔嘴,嘴里还残留着鸭子味,她的心情很好。
“跟你哥一起写字吧,我自个儿刷。”
想了想,走到门口的时候,王老太扭头又交代一句。
“一会天就黑了,再练会就家来吧,暗里写字伤眼,早睡会养养精神,明儿不还得去官学干活么?”
官学里的规矩,学五休二,休息的那两天,会组织学生进行劳动。
就是给官学干活。
挖坑撒子播种,挑水挑粪浇灌施肥,上山砍柴、下河捕鱼等等。
人尽其用。
谁叫官学也不富裕呢,只能一起努力了。
王老太晃晃悠悠的进屋了,留后头王小萍看着她的背影,小声说了句。
“不一样了。”
奶对她不一样了。
第364章 新的问题
顾家今天晚饭的气氛超级好,盖因馒头在这回月考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他拿到了高达五两银子的奖励。
“哇,馒头你怎么这么厉害!”
回家路上,淳哥儿没上自家的马车,而是跟馒头坐到了顾家的车上。
他眼巴巴的瞅着馒头手中的盒子,那里头就是五两白银。
身为王同知心尖上的小孙子,王淳的月钱丰厚,不可能在乎这一星半点的银子。
他馋的是这五两银子是官学给的奖励,代表着第一名的荣誉。
淳哥儿忍不住伸手摸摸那个做工并不咋样的小盒子,再次重复。
“馒头你好厉害,啥时候我能跟你一样厉害呀。”
从前在李府学习的时候,馒头就一直是他们一群人里头最厉害的。
等李先生带他们来了官学,同窗数量变多,其中不乏厉害的,他的名次就变低了,可是馒头还是第一!
唉,同为李先生的学生,为何馒头就如此优秀呢?
两人是好友,馒头特别大方的把盒子塞到淳哥儿怀里。
“你摸吧,盒子拿走也行,只要把里面的银子留给我就好,等会我要用。”
馒头扬声跟外头的车夫说:“先不回家,去主街。”
“哎,小少爷。”
淳哥儿好奇,“你要去买啥?”
馒头道:“头一回得银子,我想给爹娘还有姐姐买点东西。”
他听姐姐说,从前爹得了银子给娘买了盆花,娘特别开心,那花养了许久。
现在他也得了银子,准备挑一盆最好看的给娘。
姐姐的话,娘常说她正是该打扮的时候,就给姐姐买根钗好了。
可惜他得的银子太少了,只能买根银的,等以后赚多了钱,再给姐姐买好的。
至于爹,嗯,就看最后能剩下多少再考虑吧。
馒头在心中默默给顾清明道了个歉,银子少任务重,娘和姐姐排在前头,爹应该不会怪他的。
听了他的打算,淳哥儿更酸了。
“以后我一定好好读书,争取下回也能得银子。”
要是他拿着这五两给爷爷奶奶和娘买东西,他们得多高兴啊。
馒头安慰他,“你不是得了十个鸡蛋吗,叫灶房的人给做了,想来你爷奶和娘也会开心的吧?”
“嗯!”
于是当晚,王家的餐桌上出现了鸡蛋十八吃。
王大人等人才不在意孩子有没有考第一呢,能得奖励就已经很棒了。
王夫人看那十个鸡蛋怎么看怎么好,愣是为难厨子给做了个鸡蛋宴上来。
一家子吃的开心极了。
拿到馒头挑选的礼物的顾家人也很开心。
云竹亲亲馒头的额头,夸赞,“我儿子就是厉害!”
被娘亲了。
馒头的小脸红扑扑的,捏着小拳头,“我以后还会更厉害的!”
云竹笑吟吟的,“好~”
“以后给姐姐买金钗,姐姐来挑,只要你喜欢,什么样的都行。”
“好,这话我可记下了。”
馒头又到顾清明跟前,仰头瞅着他,有些不好意思。
“以后给爹爹买名家的画,给爹爹鉴赏。”
五两银子对寻常百姓是一笔巨款,但对于打小就不缺钱的馒头小少爷来说,就是很小的一笔了。
他已经极力挑选合适的东西了,但五两还是不怎么够花。
最后实在没法子,他送顾清明的是一张他自己的画。
他才学没多久,画的不是很好。
他觉得这个礼物很有些拿不出手,可对于顾清明来说就不一样了。
明明画的就很好嘛,颇有意趣,回头就挂墙上。
不过儿子念着他,顾清明就顺着他说:“好,爹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