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黎笑着揭过这个话题。
-
时间在紧张的录制中很快过去,完成新歌制作,距离第二轮互选录制还有两天时间。
好不容易空闲下来,阮黎打算回去看看表妹,之前她和阮怡聊天,阮怡透露自己第一次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每天都很无聊,日常一问她哪天能回去。
提前打电话告知阮怡自己要回去陪她住两天这事,阮怡十分高兴,专门申请了休息。
那天她打车刚到小区门口,就看到了阮怡翘首以盼的身影,她跑过来抱住阮黎:“姐。”
阮黎挽住她,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背,“不是要我陪你一起逛超市,走吧。”
阮怡嗯一声:“我每天吃员工餐,来这住这么多天了,还没开过火呢,我们今晚买食材吃火锅好不好?”
阮黎笑着应下阮怡的话。
到超市,俩人一人推了一辆推车开始了大采购,不出意外,节目结束之后这将是她常住的地方,她有很多生活用品需要添置。
俩人在超市里足足逛了两个多小时,一人拎着两个超大购物袋,这才结束了购物。
还好选择的超市距离小区并不远,路上,阮怡一边抱怨拎的东西重,一边和阮黎聊天,她自己一个人住了一周,快要孤独死了,要知道自从她出来打工开始,就住集体宿舍,虽然和室友不见得关系多好,但平日里至少有个人可以说说话。
现在倒好,这房子是比她之前住的条件好很多,高档小区一梯两户的大平层,但她自打进去单元门,就没见过人影。
“姐,我感觉这小区入住率不太行啊,我跟你讲,我都在这住了一个周了,就没怎么见过人,尤其是我住的那一栋,不管是早上出门还是晚上回来,从没在电梯上见过人影,不会一栋楼就住了我们这一户吧。”
阮黎:“你都几点出门几点回来?”
“一般十点半出去,晚上零点左右回来?”
阮黎朝表妹丢过去一个“这不就得了”的眼神,说:“你的工作时间也算比较特殊的了,住在这种地方的住户大多应该都是正常时间上下班,你和她们的时间正好错过而已,怎么可能一栋楼只住了我们这一户,那还不够电梯运营费的。”
阮怡咧嘴笑笑,赞同道:“有道理诶,我早上睡觉的时候好像听到过院里有人晨起锻炼,今晚我们一起吃完火锅下楼转转吧,我一个人,还没好好看过这个小区呢。”
阮黎应了声好,回去家里,两个女孩好一番忙活,一起在这里吃了第一顿饭——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
结束用餐,阮怡记挂着下楼溜圈的事,原本阮黎打算先休息会再收拾残局,结果阮怡一个人十分利落的收拾完了厨房,跑去催促她下楼转转,“姐,快去换衣服一起下楼。”
阮黎求饶:“我们可以休息半个小时再下去吗,我吃好撑。”
阮怡气鼓鼓的回话:“不可以,就是因为撑才拉着你下楼散步消食啊。”
阮黎无语凝噎,却也只能顺着表妹的话,奉陪到底。
小区绿化做得很不错,六七点的光景,院里有很多家长陪着小朋友玩耍的,也有老人聚在一起闲聊打发时间的。
看着眼前充满生活气息的这一幕,阮怡感叹:“感觉她们都好幸福啊,住在这么好的房子里,经济水平一定也不差,家庭美满,有钱有闲,好羡慕。”
阮黎侧脸看向表妹,她静望着活动区聚集的人群,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艳羡,她内心思忖几秒,问道:“当时为什么没有继续读书,我记得你之前不是挺喜欢上学的。”
在阮黎的记忆里,她这个表妹虽然成绩不是很优异,但还是很热爱去上学的,俩人那时闲聊,也时常会聊一些校园趣事之类的。
阮怡抿抿唇,回说:“喜欢和擅长毕竟不一样嘛,你初中毕业就被省会的学校签走了,读书一分钱都不用花,我连镇上的高中都没考上,我爸妈又不想花更多的钱让我上私立的学校,所以我就跟着同乡出来打工了,比起那些不上学还留在家里的,已经好多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去年过年回家,和我一样大的,有些都结婚生娃了。”
说到这里,阮怡叹了口气,不知道是在为自己哀叹,还是在为她口中那些已经结婚生娃的同龄人哀叹。
阮黎问她:“那你想过你之后要怎么办吗,像你现在的工作也不是长久之计,以后你打算做什么呢?”
“我不知道,来了大城市才发现没有读过书根本找不到什么工作。”
阮黎拍拍阮怡的手臂安慰她:“其实都一样啦,现在读过书也有大把人找不到工作的,你想不想学点什么技术,类似于插花、烘焙这样,报个职业学校,有一门手艺之后,可以自己开家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