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盒子是青黑色的,上面满是繁复的花纹,只有半尺长,一指高,可塞在怀中。
这便是用来盛放密折的密匣。
这密匣是用大盛目前最高的炼钢技术打造,从外部很难破坏,只能用专门的钥匙打开。
地方官员,知府以及封疆大吏才能有此种密匣,盛鸿一向看重的地方知县是无权动用密匣的。
不过,据黎荞观察,除了明面上那些密匣,盛鸿在暗地里应是有密探的。
这些密探遍布在大盛各地,也可动用密匣。
不然的话,盛鸿如何得知真正的天下事?
他每日看的那些奏事折子,大多经过了官员的美化,与事实不符,但盛鸿端坐在皇宫之中,却是不聋不瞎,真正的知天下事。
除了密探、密匣这些,黎荞想不出第二个途径。
钱三将密匣交给盛鸿,盛鸿看了看密匣锁上的号码,然后从书架上拿出对应的钥匙,打开,从里面取出了一本奏折。
将奏折展开,他只瞧了一眼,眉头便紧紧皱起。
等看完之后,他的脸色已经是阴云密布。
钱三和黎荞登时放轻了呼吸,圣上甚少有这种神色啊。
“去长寿宫。”
盛鸿从牙缝里挤出了这四个字。
捏着奏折的手也青筋暴起。
黎荞面上愈发恭谨,但心里头却是纳闷,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这三个月来,盛鸿每日都能收到密匣,但从未像今日这般怒成这样。
但显然,盛鸿不会把缘由告诉他,因此,等盛鸿离开求贤殿,他也离开了求贤殿。
算了,这午饭他还是回翰林院吃吧。
回到翰林院,正好赶上午饭,辛知难得在中午时瞧见他,很是稀奇,又跑来与他一起吃饭。
他自然不能说盛鸿生气了,只说盛鸿下午要召官员议事,用不上他这个代笔了。
他很自然的转了话题,与辛知探讨起了辛家暖房的进度。
下午,他老老实实的看书,皇宫那边并没有大的动静。
很快到了下班时间,还是风平浪静,盛鸿的怒气显然是局限在了长寿宫。
黎荞忍不住再次为盛鸿点赞。
能遇见这么一个情绪稳定的帝王,他这穿越技术是真的牛逼。
回到家,夫郎崽子热炕头,小日子美滋滋。
但等第二日上朝,有大事发生。
盛鸿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下诏褫夺英国公的国公爵位,将英国公直接贬为了庶民。
并且列举了英国公府包括英国公在内的种种不法事迹。
黎荞站在殿门口,因为听力好,所以钱三宣读圣旨的声音他听的极为清楚。
总的来说,盛鸿盛钧父子忍英国公一系很久了。
但看在当年英国公的战功和救驾有功的份上,这父子俩一连忍了三十年,一直到昨日,这才发作。
昨日,盛鸿接到密匣来报,说是英国公的侄子,在英国公老家源山府和大泽府悄悄开地下赌坊,给英国公敛财。
山高皇帝远,而且源山府和大泽府是英国公的老家,因此两府的知府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地下赌坊,行事肆无忌惮,不仅坑那些赌徒的钱,还放高利贷,十多年中让很多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甚至还闹出了上百条人命。
今年,因为英国公府在盛京的赌坊被抢了生意,而鸭货铺子也挣不了多少钱,因此,在源山府、大泽府的地下赌坊便成了英国公府的支柱产业。
英国公府需要银子,于是英国公的侄子就变本加厉的敛财,原本英国公还顾忌着律法,只在府城开地下赌坊。毕竟盛鸿父子严查这一块,一旦被发现,那是要砍头的。
但没钱使人发疯,从过年到现在,四个月内,他指使他的侄子在源山府和大泽府各县都开了地下赌坊。
赌坊多了,下手也狠了,比如说恶意让人染上赌瘾,高利贷利率提高,于是四个月里闹出了上百条人命。
大泽府下面一个县城的知县不愿见百姓遭此厄难,特意劝英国公侄子收敛一些。
结果反而被英国公侄子痛打一顿,而且这位知县的小儿子也离奇掉入河里淹死了。
这事儿一出,这个知县老实了,不敢多言。
但消息传到盛鸿跟前,盛鸿实在是忍不了了。
就算是曾经立下大功,也不能这么糟践他的百姓啊。
于是,昨日盛鸿去长寿宫找盛钧商议此事。
盛钧瞧完了奏折,倒是没有犹豫,立马让人总结英国公府一系多年来的罪行。
除了那些个罪恶累累的地下赌坊,英国公府一系在源山府和大泽府完全就是土霸王,两府的知府不敢招惹他们吕家,任由吕家在两府横行霸道,惹祸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