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上眼睛?那应该是想安寝。”赵璟从陆瑶的性格着手猜测道。
“不对!”陆瑶非常失望的摇了摇头。
等等——她醒悟过来,自己失望个什么劲?
还没再聊几句,就看香梨小心翼翼的进了屋子提醒道:“王爷,要喝茶吗?”
“要,我也要,香梨姐姐,外头人走了?”陆瑶朝她努嘴询问。
香梨使劲点着头,“可不是,把人都带走了我才进来的。”侧妃眼皮都肿了,外边以为是被王爷训的,可她觉着倒像是被自家娘子给气成这样的。
这回好悬王爷及时赶到了,可下回呢,香梨心里压着块大石头,替陆瑶早晚担心,这会见屋里王爷像是心情不错,她出去倒了茶水进来时,便拉着陆瑶左看右看,见身上没伤才阿弥陀佛一句。
“只是,”香梨唉了一声,“这话里总有一句,只有千日做贼,那有千日防贼的,今儿王爷来得早拦下了侧妃,可下回要是没赶上,你这可怎么好呢。”
哇喔,陆瑶看着自己面前唱念做打的香梨,不由得感叹一声,香梨姐姐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原来也会演戏呀。
真是没想到,果然是近朱者赤,跟在自己身边受熏陶多了,不自觉演技也跟着上涨,瞧瞧她这个边鼓敲的,可比赵璟那木头演技好多了。
陆瑶一瞥眼,大木头还坐在屋里没吭声呢,不动声响的品味着手里那杯茶,也不知道听见了没听见。
陆瑶便故意问香梨道:“香梨姐姐,你知道什么叫做放妻书吗,我听名字怪有意思的,也想要一张来看看。”
“咳咳咳——”
这话听得赵璟一激动没防头被茶水给呛到,不由得接接连连咳嗽起来。
果然是在装聋!
陆瑶哼哼了一声,被赵璟方才的沉默气到了足有好几分,我又不是要你王妃的名头,给个正经的身份难道也不行,小气吧啦的样子,我还不愿意嫁呢,攒几箱子银钱出去做个买卖地主不是更舒坦。
赵璟还不知道陆瑶心里已经把自己判了死刑,他放下茶盏还坐在那里思索呢,柳凤儿的婚事是父皇赐的,写个放妻书不难,但是若要真的分离,安国公那一系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自己多少得进宫去求一求父皇。
那么问题就来了,他是当天就求父皇下两道旨意好呢,还是意思意思的隔个一天,今天放妻明天再娶呢。
赵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浑然没有察觉自己背后那火热的视线逐渐转凉……
--------------------
王爷别想啦,你老婆要跑了啊喂!
------
悄悄的把昨天作话里的豪言壮语删掉。
第37章 惊喜
=====================
永昌帝算是大周列位皇帝中脾气最温和的皇帝了,性子也最和善,从年号就可以看出。
为了避免民间百姓改换年号的辛苦,他老人家继位之后就没再换过别的年号,将永昌这个登基起皇后选的词一直用到了现在,都已经永昌二十八年了。
跟永昌帝比起来,先帝可就不一样了,年号从承平起,永兴,神瑞,天赐等等一直到仁寿,足足的有十八个之多,底下别说百姓了,就连官员都时不时的搞混认错,为此民间还特地抱怨过,悄悄的管先帝叫秋老爷,嫌弃他多事。
永昌帝许是知道这些抱怨,便在登基的时候特地下了旨意,从他起不再多变年号,体恤百姓从这些小地方就能看出来了。
不光是待底下人宽厚,对待儿女同样如此,赵璟小时候时常的发热生病,除了安嫔时时照顾外,永昌帝也常常的过去看望,一日三遍的派太医诊脉,等到了赵璟成年,因为朝中有臣子想奏言让赵璟就藩,永昌帝还发了好大一场火。
不但严惩了别有用心的官员,还硬是将原本滞留在京的几个成年儿子全都赶去了藩地,以此来表示自己对皇五子的宠爱之情。
可就这么一位将赵璟疼到骨子里的老父亲,今天听小儿子说得一番话,也难得的生了气,拍着桌案直骂赵璟荒唐,“真是无法无天了,这样的话你都敢说,哪朝哪代有王爷和王妃和离的?更别说还只是侧妃,那柳氏你就是再不喜欢,养在后院不理不睬的就行了。”
永昌帝几乎要被赵璟的求旨给气死,吹胡子瞪眼睛的死活就是不同意,他亲自下的旨意赐婚,现在又要亲自下旨放妻和离,这让他的面子往哪里搁。
“父皇,”赵璟跪在底下神色无奈,“柳氏毕竟是安国公的孙女,况且她还年轻,何苦困守在儿子的后院一辈子呢。”
“不管你怎么说,”永昌帝态度强硬,“朕是不会同意的,你今天就是跪死在这也没用!”
说罢就一挥手,让赵璟赶紧退下,此事无需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