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话本中“如春月柳、似玉山倾”“披一品衣、抱九仙骨”不过是作者夸张的吹嘘之词。
今日一瞥,才知晓当世有人当得起此语。
不多时,丝竹管弦隐隐响起,佳肴玉酿呈至众人席前,坐在最前的范玉瑶端起酒杯起身:“今日得诸位赏光入宴,玉瑶此相有礼。”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武将女儿浑然天成的利落。
宾客们举杯回敬,阿妩也随大流,沾唇碰了碰酒杯。绵软又有淡淡辛意的酒液划过喉间,淡淡果香回甘余味。
她清月似的眸子不由一亮。
纵然饮酒的次数不多,也尝出来这果子露绝非庸品。
范二姑娘筹办撷芳宴的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宴过三刻,席上渐渐热络起来。男女大防在这样的宴会上并不似平日紧要。彼此相熟、或是互有好感之人推杯换盏,共话春光。
唯独一处,却人声寂寥,好似坠入了冰窟。
谢蕴眉目清疏平和,通身的气势却无比慑人。想搭话的女子们走到半途,便踌躇不敢上前,最后悻悻离去。
范玉瑶瞧见了,心中嗤笑:欲得垂青却连接近都不敢,岂不是痴心妄想?
她和她们可不一样。
只见她几步行至谢蕴席前,欺身上前为他斟上一盏酒,关切道:“不知寒舍粗陋的酒菜,可还能入世子之口?”
一刹那,宴上欢声笑语之声,皆静了片刻。
众人齐齐一顿,皆露出十足的讶异之色。无他,那范二姑娘的腰弯出一个诡异的弧度,挺起微鼓的胸脯,正凑近着谢蕴。
虽说撷芳宴不拘男女大防,这般大胆无度的行止,却是谁也不曾想到。
她怀着什么心思,昭然若揭。
却无人察觉,范玉瑶手中的酒壶,与众人所持皆有所不同。
众人不禁去瞧另一端的反应——清名在外的谢世子,面对如此直白不加掩饰的勾引,又会如何应对呢?
众目睽睽之下,谢蕴的剑眉微皱,迟疑了片刻,仍是接过了酒盏。
“多谢。”
他漆眸微阖,饮了半盏酒。与此同时,不动声色拉开与女子的距离——这一举动没有逃离众人的目光。
旋即,扣在酒盏上的的指尖只微微一滑,另外半盏酒液倾倒而出,在玄衣上洇出深深的痕迹。
谢蕴面不改色:“失礼了,容在下离席,更衣片刻。”旋即从坐席中起身,意态从容地走出了暖阁的大门。
不知何处响起一声轻笑。
不少戏谑的目光,投向了被晾在原地的范玉瑶。
范玉瑶兀自理了理鬓发,目光扫过那些面露嘲色的女子,回应以讥诮的笑意。
有什么可得意的?
她们看见的是她殷勤反被拒,无人知晓,此番真正目的非是献媚,而是哄谢蕴喝下那杯加料的酒。
她身为东道主,谢蕴再如何不虞也得给些面子。
这便足够了。
那酒中加了些助兴之物。一小口便足以催发春意。到了那时,但凡有谁目睹谢蕴对她行了什么出格之事,两人便再也说不清了。
谢蕴光风霁月的清名在外,又怎能抵赖不认呢?
……
范玉瑶心中的算盘噼啪响。
阿妩坐在台下看戏,也看得瞠目结舌。
她未曾想到,谢世子会那般……该如何形容呢?既给范二姑娘留足了面子,又落了她的面子,偏偏让人没有半点指摘的余地。
幸好幸好,那天她克制了好奇心,未曾乱瞟。否则惹得他不快,还不知会折腾出什么乱子。
不过,世子的性子,不知该让京中多少有窥宋之思的女子伤心了。
阿妩看戏看得津津有味,心绪也飘忽于九天之外,甚至操心起了贵女们碎了一地的春心,早不在席间酒肴之上。
——是以不曾察觉,一只手伸向了她的酒壶,悄无声息将之取走。
片刻之后,酒壶又出现在了桌上。
好似什么也未曾发生。
直到婢子们端上新菜,她才被香气勾回了神。镶银象牙箸搭上清透红亮的肘子,沾着汤汁,似一片赤色的软云。配上清甜的果子酒露,再适口不过。
阿妩徐徐抿了口酒,顿了一下。
她拿起酒盏端详了片刻,眨了眨眼,不信邪地又抿了一口。
……好罢,该收回方才的想法了。
不知这肘子有什么神奇之处,她吃了几口之后,再品那果子酒,酒里竟有股化不开的絮意。
阿妩摇了摇头,真可惜。
早知道,就不贪那两口红肉了。
身畔幽幽传来一个声音:“酒,怎么不喝了?”
阿妩通身一抖。
转过头,郑月秋正直勾勾望着她。这种一举一动被窥视之感如芒刺在背,让人厌恶极了。
她蹙眉:“我喝酒不喝,与你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