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织抬头的时候,就看见陈韩山嘴角挂着笑意,右侧的周尔正转头朝向他那边,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手里最后一颗棉花糖已经快被她捏成棉絮了,忍不住出声吐槽:“孔雀开屏!”
“你说什么?”代无双保持着吃瓜人的警惕性,连忙凑了过来。
林织将烂掉的棉花糖包进餐巾纸里,说了句:“这糖一点也不好吃。”
*
第二轮的游戏叫“AB 向快问快答”,即两个人在听完主持人说出的题目之后,迅速说出自己的答案,若二人答案一致的话,即算为正确。
这一轮游戏,只有第一轮通过的组合能够参加,每组 10 个题目,答对最多的一组,能够获得今天活动“最佳 cp”的称号,以及一份精美奖品。
林织对这个称号没什么兴趣,倒是很好奇精美礼品是什么,虽然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她,一般团建活动中被标榜成“精美礼品”的东西都会很普通,但还是少不了好奇心。
只是当她听到游戏规则后,心中一凉,毫不客气地说:“那完了,我俩毫无默契。”
陈韩山的嘴角抽了抽,话糙理不糙,他们之间的默契……有,但不多。
他记得有一次,那时候他们还在上海生活。范维芳说要去看他们,林织问她想吃什么,范维芳随口说了句:“晚上想吃鱼。”
二人为了表示孝心,晚上下班后,各自带了一条鱼回去。
只不过,他带的是鲫鱼,林织则买了一条青鱼。当晚的饭桌上,两种鱼一红烧、一熬汤,分盘对峙。
他当时还故意怼她,说青鱼只适合腌起来,做成咸鱼。可谁知,最后范维芳却对那盘红烧青鱼爱不释筷,直夸林织懂她的心思。
婆媳俩你一言我一语,像是在打哑谜,陈韩山终是没有忍住,开口询问原因。
也许那时候林织还没对他失望透顶,扬着眉,眼睛里闪着“你快求我啊”的光彩,跟他解释:“妈曾经说过,她最喜欢吃的鱼就是青鱼,鱼肉片片板正,肉质紧而不柴,鱼刺少又好剔,超出鲫鱼十万八千里。”
往事浮现,陈韩山如今才惊觉自己当儿子的,对于范维芳的关心,还不如林织这个儿媳妇。
诸如此类没有默契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他从前并不觉得有什么,毕竟每个人的思维皆不相同。
可是她刚才那句“我们毫无默契”像是扎进皮肤的一根细微木刺,找不到具体位置,但就是能让他浑身难受。
陈韩山朝她看过去,只见她眼神微敛,浓密纤长的睫毛像是夏季飘荡在河面的芦苇花,轻悠悠地就能让他的手心发痒。
游戏开始:
林织和陈韩山面对面而站,主持人站在他们中间偏后一点的地方,清了清嗓子,出声提问:“追剧还是篮球?”
林织:“篮球。”
陈韩山:“篮球。”
也许女生不懂篮球的刻板印象广为流传,两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统一答案,引得场下不少人意外。
“烧烤还是火锅?”
林织:“火锅。”
陈韩山:“火锅。”
“青海还是三亚?”
林织:“三亚。”
陈韩山:“三亚。”
“冰岛还是希腊?”
林织:“冰岛。”
陈韩山:“冰岛。”
听到这两个问题,林织心中一动,下意识地往代无双那边看,她果然已经心虚地躲到了舒妤身后!
《我喜欢上你时的内心活动》这首歌当初就是代无双推荐给她的,主持人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想必一定是代无双在搞鬼。
林织第一次听时,就被里面各种意向吸引。
有些人说这首歌词天马行空,不知道在唱什么,但是她懂。因为歌词里的每一句话,都是她想对陈韩山说的。
歌词里的随心所欲,不正是恋爱时的突发奇想吗?
走在路上,看见炸裂的水管,能想象成开花。
上海的街道边,树叶飘动,像是长了翅膀。
哪怕世界上有七千个地方,我也想问问你,打算定居哪儿。
雨季少得可怜,昼长夜短……
所有所有,哪怕是指甲盖儿小的事情,也能拼凑出两个人的四季。
林织对陈韩山的分享欲,就是包含在这些事情里的,随时随地的浪漫。
后来他们结婚,她有了光明正大单曲循环这首歌的机会。然而某人毫无浪漫细胞,只是问她:“你这几天怎么都在听这首歌?好像也不是你常听的那几个歌手唱的啊。”
林织淡淡说了句“觉得好听”便没再多做解释,只是以后再也没有在家里外放过这首歌。
她不是没有怨气,陈韩山与她没有默契,get 不到她想表达的爱和浪漫。很多时候,扼杀分享欲的,往往都是漫长的解释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