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人孤单影只的。
江启抿抿嘴,感觉这样似乎确实不好,家里四个男孩,他们都能上学,就只剩虎娃了,“虎娃哥,要不等咱们家生意做好了,你也跟我们一起去上学吧,咱们今天吃了,那东西那么好吃,肯定能卖得出去的。”
“唔唔唔。”话音刚落,虎娃就情绪激动的连连摇头:“不要不要,我不要去上学,让我去上学还不如给我一刀。”
他哥就学的那么痛苦,他娘也让他跟着学几个字,他也学的很烦。
他才不想每天都要坐在课堂几个时辰呢。
这么一想,跟桃花杏花一起放牛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了。
虎娃放松了,躺平了。
江启:……
文生:……
翌日,几小孩起床。
外面江家大人忙里忙外,江家老大和老二已经把木板给锯好了,准备做摆摊用的桌子。
江兆恒也不再竹编的背篓了,现在改做牙签。
当然这个所谓的牙签没有现代的那么圆润精致,他们这个是直接劈成薄薄、细细的一根,再用专门的工具将竹子穿过孔再拉过去,孔洞会直接把竹子表面磨圆润些,不扎手就行了。
竹子硬度够,这样一根小竹签,扎进q弹的魔芋爽里是完全没问题的。
忙活了一阵,厨房做好饭,大家就坐一起吃早饭。
早饭过后,按照老爷子昨日的安排,大家各自干自己的事,江兆恒去镇上买油纸,当然,不出意外,江启又跟了上去。
买油纸没花多少时间,买完之后,他爹又带着他找人打听了一下镇上的私塾。他们这镇上,最出名、最大的书院当然就是上次他们谈论过的联合书院,白鹤书院了。
白鹤书院山长柳云鹤,昔年从国子监得罪人被迫回来,但他国子监夫子的名头在这小镇上还是很能唬人的。他没其他本事,只能继续开私塾,教人读书。
然而就是教人读书的本领,他也一般。
但柳云鹤好的一点就是,他比较有自知之明,而且头脑灵活,会钻营,他清楚现在他的名头是响亮,但若是他几年后还是教不出几个学生的话,那他也就完了。
所以他没敢收那些官家子弟和富家子弟,而是收取那些找上门的,本身就天资优越的学生。
这种学生来找他,本来就是抱着想要上进的念头,人勤奋刻苦,加上他虽然教书能力不好,但能当上国子监夫子,他当年考试的成绩是很亮眼的。
真本事有。
嗯,还有他从京城这么多年带回来的书籍、大儒注释的资料等等。
这种情况下,那些学子几年后就真的考上了。
一炮成名后,在知府等人的支持下办下白鹤书院。
上到知府公子,下到各个富商之子,都在这个书院里读书,当上山长后,柳云鹤就不怎么教书了,他果断寻觅了几个人才,这些人里有小年轻,有怀才不遇之人,但毫无疑问,比他会教学。
当然,这些人要么是秀才,要么是举人,才学根基很足。
还有学君子六艺等等的各个夫子也有。
整体教学资源可以说是镇上,乃至府城最好最大的了。
有各个富商、官员的资助,里面的屋舍、伙食,都是一绝。
考核优秀的学子还能有奖金,数额丰富。
以前的白鹤书院,那就是平民学子的天堂,只可惜随着白鹤书院近些年没再出什么天才人物,山长威信流失,偏屋漏偏逢连夜雨,书院前几年来了个被发配过来的侯府纨绔,那侯府在京中颇为有重量,于是书院里就有了波澜。
前段时间更是发生了一个优秀学子被那纨绔打断手的事情。
一时间消息传的沸沸扬扬,关于白鹤书院各种乱七八糟的传言出了一大堆。
手都断了,还怎么能科考呢。
偏偏还求助无门。
江启知道那断手的事,就已经不打算去白鹤书院了,但这并不妨碍他听得精精有味,见小二哥说的口干舌燥,他倒了一杯茶过去,然后催促道:“还有呢,还有呢?”
就跟听故事似的。
要说哪里的消息最灵活,其中之一,肯定是酒楼的店小二了。
他们买完东西,就来了一家酒楼吃饭,虽然菜没点多少,但问起问题时,小二的态度依旧很热情。
把他们要问的,回答的相当仔细。
小二接过江启递过来的茶一口饮尽,干脆直接坐下来和他们讲,可见这酒楼的热情也是很绝了,“剩下的,我看二位客官到咱们酒楼吃饭,打听这些,估计也就是住在这附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