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上还行。”老太太闻言笑呵呵的应着。
在村里,小孩都是满村到处跑,只要不上山,或者到河边,大家都很放心,更何况江启一向乖巧,所以老太太放心得紧,没想盯着他。
村里到处都有在地里干活的人家,不会出问题的。
江启出了门,没跑太远,找了个清静的地就当真坐下看了会儿书。把前面学过的再重新看过一遍,找了根木棍在地上写了会儿字,然后就开始想该怎么顺理成章的把洋葱还有香菜这些都拿出来。
上次的按摩方子,他说是问的一位上山采药的大夫,并且他自己也给了那大夫帮助,所以算是相互抵消了。
这次当然还能靠这个借口。
但一直说这个不太行,本身就是他拿出来的东西,以后还要靠这个赚钱,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方子在未来至少十几年都能是他们家的经济支柱之一。钱对于普通百姓太过重要,所以他并不想让家里人觉得欠了一个陌生人太多。
得另外想个法子才行。
江启思索着,拼命想着记忆里他接触过的人还有发生过的事情等等。
但原主才四岁多,这么小的年纪,想要多有见识,实在是有限。
突然,他听到了虎娃他们隐隐的笑闹声,他脑中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了一件事情来。
如果利用得当的话,说不定能行!
他浑身放松下来,向着上面喊着:“虎娃哥,你们在哪啊?”
那边安静了一瞬,很快,一个响亮的嗓音传来:“小六,我们在上面有个草坪那,你要过来找我们吗?”
江启喊:“我来找你们,虎娃哥你们等等我。”
“好。”虎娃又喊着:“我们在这不动,你快点过来。”
江启喊:“好。”
喊完他开始往上走,这是一个上坡路,明明也不算多远的距离,但对于江启一个小豆丁来讲,真的有些太远了。
走到那边的时候,他都有些冒汗了。
虎娃他们几个见了江启,都喊了起来:“小六。”
“你快来,我们在比试谁弹弓打的准。”
几个小孩子依旧是念念不忘想要靠弹弓打野鸡野兔回来吃,只不过他们放牛的地方都是在各个田埂上,经常有人经过,所以附近也见不到什么野物。
见不到也没关系,他们转头开始练习准头。
总比到时候看到了野鸡,然后还打不中,眼睁睁看着野鸡跑了强吧。
江启对大家的顾虑深以为然,然后加入了进去,最终连桃花都没比过。
江启:……
算了算了,肯定是因为他还太小的缘故。
小孩子放牛,其实都是漫无目的的,没有一定要去哪条田埂上,必须沿什么路线的规划,只要有草,哪都能行。江启只指了一下:“那边田上的草好像很多,咱们去那边吧。”
大家就慢悠悠的牵着牛,一路让牛吃到了那边。
等牛吃的差不多了,该回家了。
江家在下面那一块,想要往下走,自然是沿着最近的路线了。
一切顺理成章。
经过一处低矮山林时,江启有些好奇的看着一个地方,说道:“虎娃哥,你还记得去年我们拿回来种的那些种子吗?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种出来的。”
“什么种子?”文生问道。
他们几个小孩也不总是在一块行动,还跟村里有相好的小朋友。
虎娃比他们年纪大点,玩的朋友有时也大点。
所以文生并不对大家之间发生的任何事都知道。
不过这题桃花会,她嘲笑道:“就是去年虎娃和小六不是跟着爹还有小叔去接你爹回来嘛,他馋人家商队吃的果子,然后小六就说要不他们把人家吃剩的果子核拿回来种下,结果虎娃就站人跟前等着,还把人家丢的果子皮当宝贝似的全都捡回来。”
每年都有徭役要服,去年去的是文生和杏花的爹,江家老二。
徭役苦,江老二也不愿花银子坐马车回来,完全靠徒步走。江家听了先回来的人说的消息,说是江老二大概哪天能到,所以老太太干脆就让老大和老三架着牛车去接了一程。
其实去的地方也不算远,毕竟没有文书路引等等,他们想跑太远也不行。
虎娃当时知道了,闹腾的也想出去见见世面。
闹了好大一番,后来江启也想去。
就把他们俩都给带上了。
江启回忆着记忆,发现他爹还真是宠孩子,孩子想去,就当真带上了。
虎娃听了桃花的嘲讽,没放在心里,毕竟他天天被桃花怼习惯了,早就习以为常,当初因为这事被嘲笑了太久,现在反倒升起来好奇心,“走,咱们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