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辰安也跟着聊了起来,“我会尽量的,小六你有什么怀疑的对象吗?”
江启把自己当时看到的二皇子和贺茂徳的事情说了出来,也把自己的怀疑说了。
陆辰安虽然这两年没有在官场上,但他到底是刑部尚书的孙女婿,他的查案能力强,当初的事情之后,刑部尚书也没有完全放弃他,想也知道,有江启这个皇帝身边的红人在,让皇帝放过陆辰安是早晚的事情。
只不过没想到江启跑去治理河道,一下子就离开了三年之久,好在回来之后皇上的重视一如往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总而言之,有刑部尚书在,关于朝堂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陆辰安都一清二楚,包括这一次的刺杀以及犯人被灭口的事。
陆辰安若有所思,“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一次说不定就是一个扳倒其中一位的好机会,小六你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可要提前跟我说。”
陆辰安也并不清楚江启是哪一位皇子的人,未免误伤,有些话确实要早说,早说的话,他也好清楚到底该怎么查。
江启道:“先查查看吧。”
只不过心下确实想着,这太子之位的争斗有些太久了,该是要落下帷幕了,他自己知道皇帝还能活几十年,但是外界可不知道,这太子的设立是势在必得的。
二皇子固然没脑子,背后的贺茂徳也小辫子一堆,好收拾,但二皇子到底性情也过于嚣张暴躁,以后难免等急了惹出事来,还是大皇子好一些。
至于说大皇子成为太子之后会不会揽权,江启倒不担心,有皇帝那个脑子好使的人在,他可不相信谁能真正从皇帝手中掌握大权。
既然如此,就大皇子吧。
第218章
经过先前在刑部的历练, 还有刑部尚书这个岳祖父的指导,陆辰安无疑是个特别好用的人才, 他在查案这方面, 真的是极为的有天赋。
当初在刑部的那会,就凭着这个闯出了些名头,只不过实在是拗不过心中的仇恨, 这才犯下错, 回家赋闲了。
要不是如此的话,他怕是早就该升官了。
如今到了锦衣卫这个专门查案、搜查各种情报的地方, 也算是专业对口了。
宫中,贺茂徳矜矜业业的努力刷大皇子和皇帝相克的流言, 贺茂徳深知,身体就是皇帝的禁区,任何人都不能轻易触碰,而大皇子只要沾上了这个, 就足够皇帝对他厌弃了。其实贺茂徳猜的并没有错,以前的皇帝确实是忌讳这个,如果是放在江启给皇帝调养身子之前, 贺茂徳用这个计策。
大皇子恐怕就直接被皇帝被甩开了。
毕竟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无,皇帝哪怕知道这流言背后有人指使, 也难免会对大皇子生出不喜。
但现在不一样, 皇帝的身体经过调养,他自己经历过几十年的病病歪歪, 对这几年身体的好转才更加感受深刻。
又经历了无虚子道长被拆穿的事,皇帝对这些神神叨叨的事信任度再次降低。
但同时, 对江启这个医术高超,还真能调养好自己的人,皇帝也更加的信任,所以在江启表示正常的情况下,对于大皇子克他的流言,皇帝就一笑而过了。
而贺茂徳和二皇子那边,则是百思不得其解,这招数怎么就没用了呢?皇上为什么就没反应呢?
在他们疑惑烦心的同时,陆辰安那边也有了进展,首要的是那些人是被谁给灭口的这事,一下就调查清楚了,而从这个人身上,顺藤摸瓜,也就一下查到了贺茂徳那边。
毕竟如果不是和刺杀的事情相关的话,你干嘛要找人去灭口呢。
当贺茂徳和二皇子被皇帝召唤来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二皇子大步走了进来,看到地上跪着的人也没有在意,他向皇上行了礼,“父皇。”
但二皇子不认识地上跪着的人,跟在他后面进来的贺茂徳可认识,他脸色陡然变得有些发白,但还是强自镇定的跪下行礼道:“不知道皇上唤臣来,有何要事?”
见他死到临头了还不认罪,皇帝冷哼一声,“何事?贺大人难道是认不出自己身边的人是谁了吗?朕既然叫你们来,你们的事就已经是查清楚了,你们是现在自己交代清楚,还是如何?”
二皇子听到这话,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原来是他们谋划刺杀的事情暴露了。
他能联想到这件事上并不奇怪,皇帝让江启去统管锦衣卫,查这些事,他们这些天都提心吊胆着呢。
他们不说,那跪下的人却是直接说了:“是贺大人让小人去收买锦衣卫,在桂兰围场那边的刺杀也都是贺大人和二皇子殿下合谋的,臣这里都有证据。”这种刺杀皇帝的大事,相关的事情自然得让亲信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