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京城里,江启的生活一如既往,天天忙的脚不沾地,专注于卖琉璃赚钱。
江兆恒和虎娃两个身强体壮的汉子赶路,就不像当初带着江启那般,坐着马车从容不迫。
他们只在京城的银楼里买了一些贵重流行的礼物,轻车简行的骑着马往家里赶。
毕竟儿子在京城里当官,既然他们要回去,总不能空着手就回去了。
那肯定会遭村里人的议论。
江启对这些较为细心,直接带着虎娃一道过去买的。
至于江兆恒所说的可以在省城那边去买的话,江启没有答应,京城的东西和省城的东西,哪怕价钱差不多,那意义也不一样。
京城这边要买,要是他爹还有虎娃愿意的话,到了省城那边,他们再买也就是了。
江兆恒被儿子说的哑口无言,只能听从。
骑快马,将行进的速度一下子加快了一半不止。
一个月过去后,江兆恒和虎娃终于回到了镇上。
江兆恒说道:“这个时间,家里应该还有人在镇上卖口口香,咱们直接过去吧。”
“好。”虎娃声音雀跃,满是期待。
一路赶路的枯燥疲惫,这会子全都洗涮一空。
两人牵着马往家里摆摊的那个地方走去。
不多时,越加熟悉的地方就出现在了两人面前。
口口香的摊位一如既往地在镇子上很受欢迎,周遭都围满了人,只听得熟悉的嗓音大喇喇的招呼着:“稍等稍等啊,马上就给夹,一份一文钱就行。”
虎娃脸上不自觉的笑了出来,他大喊着:“娘,娘,我回来了。”
吴氏没听到,依旧热情的招呼着客人。
虎娃又喊了两声,她才不自觉的张望着:“我怎么感觉好像听到了虎娃的声音?”
话音落下,她就看到冲着自己傻笑的人,不是她那儿子又是谁。
“哎呀,虎娃,还有三弟,你们怎么回来了?”她忙过去问道。
这下子摊子是没有心思再摆了,吴氏和孙氏收起摊子,大家往村里去。
小六他们都去了京城这么久了,家里老爷子老太太每天都惦记着,得赶紧回家去才行。
她们自己也想听听这段时间,去了京城过得怎么样。
因着多了两个人,吴氏和孙氏也不会骑马,所以他们只能走着回去了。
索性在这情绪上头,大家快步走路也不觉得累。
没过多久,他们就出现在了村子里。
从第一个人看到他们开始,村里人就不断的围了过来:“江小子,小六在京城里过得怎么样啊?”
“他当了什么官?每天在干什么啊?”
“京城里怎么样?是不是特别繁华?皇帝老儿长什么样子你们看到过吗?”
第158章
村里人七嘴八舌的询问着回来的两人。
尤其虎娃是小辈, 人家看他脸皮薄,询问的也就更多了。
虎娃也不排斥, 眉眼飞扬的就开始说起京城来:“京城特别繁华, 那里的人多得很,就连吃的东西也比咱们这里多。”
“就是价格也太贵了。”
那些路边的小摊子,他每天都想去吃, 就是要花的银子太贵了这一点不是很好, 但往另一方面想,他们的口口香过去了, 也能卖的更贵一点。
村里人听到京城的东西贵,又忙问到底有多贵, 心里满是好奇。
他们虽然清楚京城那种地方肯定不便宜,但有多贵就不清楚了。
虎娃在京城里没少到处逛,对这些都相当清楚,他选了几个比较典型的回答了。
说完京城, 村里人更感兴趣的其实还是江启,毕竟江启就是大家一个村里的人,看着长大的, 而且还当了官。
谁不好奇当官到底怎么样啊!
大家都想知道,当官是不是就那么威风, 还有就是江启他们过得好不好。
张春雨也不远不近的混在人群边上,假装自己只是走得慢了一些, 实则耳朵竖起, 生怕自己错听了一个字。
她满是恶意的想着,就算是当官了又如何, 就一个芝麻小官而已,还要在那么多人手底下讨生活, 指不定日子过得有多苦呢。
那边虎娃的声音上扬:“小六啊,他挺好的,他升了一次官,天天忙的不可开交,不过现在也算是稳定下来了,所以才让我们回家来接家里人到京城去住。”和村里人说小六可以,但虎娃没打算说的太具体。
不然万一给小六招来了什么麻烦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