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姜在工作啊。”
沪市电视台副台长走了过来,看到一边喝茶一边看材料的姜音,露出笑:“刚才录制的时候我看了,表现很不错。”
“谢谢副台,都是大家的一起努力的成果。”
还是这么会说话。
副台满意点头,清了清嗓子:“今天晚上你有事吗,有一家咱们本地的地产公司,准备在你那档节目前投放广告,想今天晚上组个局吃饭聊一聊广告的形式,你也一起。”
在饭桌上聊工作。
姜音皱了下眉,她很讨厌这种在酒桌上聊工作的文化。
看出她的介意,副台又说:“就这一次,人家专门冲你们的节目投放的广告,砸了几十万,就想看看你,一起吃顿饭,你也过来吧。”
“那好吧,就这一次,以后再有这种事情,麻烦副台直接帮我拒了。”
“好好好,就这一次。”
副台长笑容真实许多,“下班后他们那边的人安排车来接,就在和平饭店,定了包厢,不会有人打扰的,你放心。”
和平饭店是沪市现在最好的饭店,宴请一顿下来,得小一百。
如果点几个大菜,点几瓶酒,更是上不封顶。
“不用了,我自己骑自行车过去。”
“那也行。”
等副台走后,姜音走到电视台公用电话那,让呼叫中心给赵寅留言,告诉他自己今天晚上去和饭店吃饭。
这几年BB机开始流行起来。
赵寅去年辞去在机械厂的职务,专心弄他和刘大志的公司。
各种业务交接,他第一时间就弄了一台bb机,给姜音也弄了一台。
这这样一个只能单向接受信息的小玩意,竟然要2000块钱。
留言、打电话都特别麻烦。
姜音算了下时间,不仅感慨,小灵通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啊。
有了小灵通,发短信打电话就方便多了。
回到工位没多久,姜音的bb机响了。
拿出来一看,是赵寅给她的留言:「好,接你。」
看到留言,姜音弯眼笑了。
今天可以两个人一起骑自行车回家。
鹏城那边的公司起来后,赵寅越来越忙,每周都要过去一次。
姜音的工作也不清闲。
以前每天的固定节目饭后散步,对现在的他们来说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姜音努力让自己习惯这样的生活。
感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她现在都三十岁了,赵寅马上就四十岁了,怎么可能跟原来一样每天黏在一起。
她很快就习惯了,只是赵寅却很不喜欢。
上个月在沪市这边设立了办公地点,跟姜音承诺,以后尽量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去一次鹏城。
到了下班的点,姜音穿上平底单鞋,拎上自己的腋下包包,走出办公楼。
自行车停到传达室外的停车棚那。
她现在骑的还是赵寅当年在三河湾公社时给她买的女式自行车。
平时保养的好,姜音骑车也很爱惜,都十多年了,自行车还有八成新。
将自行车推出来后,副台长走了出来。
看到姜音的打扮,皱了下眉:“你怎么穿平底鞋,刚才的高跟鞋呢。”
第264章 油王
姜音自己没感觉,但单位其他人看到她穿高跟鞋时,视线都会不自觉跟着她。
身材纤细,穿上高跟鞋后身高直逼一米七,又白又修长。
早睡就是最好的保养,来这边后,晚上没有手机刷,七八点大伙就收拾上床了。
就算跟赵寅运动运动,十点前也肯定会入睡。
加上灵泉在作用,三十岁的她皮肤跟二十岁时一样白皙透亮水灵,还比那时多了几分韵味。
不知道多勾人。
今天来吃饭的可是房地产商,他们在沪市开的楼盘,一平方就要两千多块钱。
单位虽然给副台长分了一套三居室。
但是他的儿子大了要成家了。
男人结婚第一件事那肯定是买房。
所以副台长虽然跟姜音说的是去一起吃顿饭。
但他也有自己的心思。
就是希望通过姜音跟人家把关系弄好一点,到时候房子给他一个内部价啊。
至于姜音的丈夫......
副台长看了眼姜音的自行车。
这辆自行车都骑了多少年了,她丈夫听说也是机械厂的员工,还是什么技术工人。
但再怎么样,技术工人能跟人家商人比?
别人一出手就是几十万。
姜音要是真有那福气被刘总看上了,那都是姜音的福气!
这几年个体户的财富迅速累计,还有一批又一批从香江台州那边来的商人。
那些商人的财富,在沪市本地人看来都是他们可望不可即的。
奢华的酒店,精美的服装包包,亮瞎眼的首饰,高档的电梯房,还有拉风的小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