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来鹏城打工的人不少。
也就是最早的农民工。
很多农民工把孩子都带来了,为了解决农民工孩子上学的问题,去年建了一所没有鹏城户口就能读的小学。
但是也只有小学,没有初中。
也就是说他们的孩子在鹏城念完小学后,还是要回乡下。
徐柚重视孩子的教育。
咬咬牙,“买!”
没钱就再挣。
但是虎虎说长大就长大了。
说完就要掏存折。
谁知道销售员笑了下:“现在还不能购买,明天上午十点开卖,先到先得,各位如果想买自己心仪的房子,可以早点来排队。”
徐柚瞪大眼:“这么贵的房子,还要抢着买?”
刘大志没说话,但想法也有徐柚一样。
最便宜的户型都要六万多。
这是六万啊,又不是六百块。
不信是不信,但第二天,他们还是十分默契一大早赶了过来。
一到售楼处,几人就傻眼了。
十点开卖,现在才九点不到,售楼处外竟然就已经开始排起了长队。
路边停了很多小轿车,徐柚发誓,她这辈子看到的小轿车都没有今天一天看到的多。
好多人都戴着金链子,姜音甚至还看到香奈儿和路易威登的包包!
这才八十年代啊。
姜音看了眼自己拎着的帆布包,沉默了。
后来听到他们白话夹杂着几个英语单词就明白了,这些都是香江人。
香江那边的房子价格就已经很高了,鹏城一千一平的房子对他们来说,很经济实惠,也很有投资价值。
就连姜音赵寅都感慨有钱人真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更别提刘大志和徐柚了。
这一刻,原本还有些纠结迟疑的徐柚很坚定了。
这么多有钱人都在排队买,那肯定没问题!
十点一到,所有人蜂拥而入。
姜音都被挤的晕晕乎乎。
好在赵寅个子高,一眼看到昨天接待他们的销售员。
直接拉着姜音他们往销售员那走。
销售员认出他们,笑了下说:“麻烦等一会,这位顾客办完手续就给就给你们办。”
“好,多谢。”
姜音他们选的时候,六号楼的房子都卖了一半了。
直接选定昨天看好的房子,签合同,交定金。
买完后,姜音长舒口气。
这辈子二十多岁就住上了海景房,值了。
既然运输公司搬到这里了,赵寅以后过来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就是打完折还要九万块.......说肉疼肯定是假的。
后面还要更加努力赚钱!
办完手续后他们没着急走,打算再去房子那看看。
现在买房都是现房,房子都建好了,小区的基础设施也全部完工。
等手续办完后就能开始装修。
现在房子还没对外开放,得工作人员带着才能进去。
他们就在外围转转,打算等接待他们的销售员闲下来了带他们进去。
本来以为要等很久。
结果半个小时没到,房子就卖完了!
第261章 赵辰未来的底气
这么多套房子,这么贵的价格,竟然这么快就卖完了。
这让姜音对这个年代的有钱人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建好的小区,房子外墙漂亮,小区里绿植还没长大,但是这边气候温暖,绿油油的一片,搭配小区中央的喷泉,已经有了几分园林式小区的雏形。
除了他们外,还有许多其他刚买了房的人在小区里转悠。
“妈妈,他们说的是什么啊?”
嘟嘟一脸疑惑,明明都跟自己长的一样呀,为什么说的话完全不一样?
姜音牵紧嘟嘟的手,笑着说:“他们说的是粤语,也是地方话的一种,太奶奶有时候说的话你是不是也听不懂啊?”
“好像是。”
小姑娘大大的眼睛眨了眨,仔细一听,好像又能听懂。
但听懂的不是妈妈说的粤语。
而是英语......
转悠了一圈,他们就找了家店吃海鲜。
姜音赵寅还要上班,孩子们也还要上学,当天下午便打道回府。
回到沪市,赵奶奶听说他们花了好几万买了一套房子,差点没把眼珠子吓出来:“什么房子啊这么贵,很大吗?”
“一百多平的海景房,在家里就能看到海呢,那边冬天都不太冷,到时候装修好了,咱们可以一起去那过冬。”
冬天到暖和的地方过冬。
热天到凉快的地方避暑。
赵奶奶沉默了,自己这怎么比地主还地主?
可不就是比地主还地主么。
现在茶馆的生意好了,姜音帮赵奶奶另外招了一个老太太来帮忙。
现在赵奶奶就偶尔做点吃的卖卖,然后收收钱,和其他老太太们一起听听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