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整,嘟嘟胖胖拿着铜锣鼓一敲,赵寅揭下招牌上的红布,“茶余饭后”茶馆正式开业。
赵奶奶人好性格好,这几年在这边都交了不少朋友。
知道茶馆开业,来捧场的人都快二十个了。
“好!”
“这名字好!”
赵奶奶又高兴又怪不好意思的,清了清嗓子,大声说:“咱们茶馆五分钱一杯茶,可以免费续热水,开业大酬宾,今天来喝茶的客人四位同行,一位免单!”
“除了茶以外,咱们茶馆还有瓜子、茶叶蛋供应,价格都绝对实惠!”
说着打开陶罐,那卤了一夜的茶叶蛋香味霎时散发开来。
光是闻着就够味!
“这么大气!”
路过的人看到这里这么热闹,都好奇跟过来,探头往里看看,这是做什么呢。
华国人就喜欢凑热闹。
这凑热闹的人越来越多,等正业开业时,店里几乎坐不下!
还有些人没有位置也不想喝茶,闻到茶叶蛋这么香,就买了枚茶叶蛋回去。
还有没买茶叶蛋的,看到这还有杂货铺,不想空手回去,又买了点杂货。
这一下子,姜音赵寅帮忙呢,都还有点忙不过来。
茶馆当然也不能只提供茶。
赵寅还弄了两套象棋、一套围棋。
大爷们一看到棋,那真是脚都挪不开。
一杯茶接一杯的,饿了再来盘瓜子,来点茶叶蛋。
这钱看着零零碎碎的,晚上一盘账,一天的营业额竟然有十多块!
刨去成本,一天也赚了六块多。
赵奶奶手都在抖,不敢置信:“咋还赚了这么多,是不是算错了。”
“没呢。”
姜音又算了一遍,笑眯眯说:“奶奶您真厉害,这一个月下来,比我的工资还多。”
赵奶奶不好意思了,“哪啊,这主意是你们出的,东西都是你们进的,我啥都没干。”
自己赚钱了,以后也不用姜音他们给自己生活费。
茶馆赚的钱还能补贴他们两口子。
这边一早就要开门,在店里一守就是一天,赵奶奶这桌转悠转悠,那转悠转悠。
有些老太太不下棋,就一起说说八卦,纳纳鞋底,打打毛线。
反正五分钱一杯茶,在这里打发大半天的时间。
不会像之前那样一个人在家里一待就是一天,傻坐着,都不知道干啥。
本来还担心赵奶奶会累到或是怎么样。
结果这半个月下来,赵奶奶每天都有盼头,竟然还变年轻了!
第251章 王家人上门
茶余饭后是这附近第一家茶馆。
茶是赵寅让他们自家运输队从外地带的新茶。
价格低,还特别香。
瓜子都是赵奶奶自己炒的,茶叶蛋味道也好,店的环境也好。
这半个月,茶馆竟然还出名了。
这附近不仅有学校家属院,还有干部大院。
大院的退休大爷一听茶好喝,还有围棋象棋,立马心痒痒的不行。
“老王,我们去那什么茶馆,你要一起去吗?”
王德退休后在家里正觉得无聊呢,听到老朋友的话,立马点头:“走走走,天天听你们说什么茶馆,真有这么好吗,我也一起去看看。”
“哈哈哈,肯定好!”
王德揣几块钱,慢悠悠和几个老朋友往茶馆走。
他们这几个老家伙,最近整天看不到人,都在那茶馆泡着。
嘴巴都嗑瓜子嗑到秃噜皮了,还要在那。
王德好奇的不行。
“到了到了。”
“老赵啊,我们又来了!”
那几个人轻车熟路走进茶馆,赵奶奶笑呵呵从柜台后面走出来:“今天下什么棋,还是象棋?”
“对!象棋!”
“我们今天还带了一个新朋友。”
这时候单位有托儿所,几乎都是公益性质的。
像他们这样闲在家没事做的老年人太多了。
几乎都是结伴过来的。
一个带一个,茶馆生意越来越好。
有些人不爱下棋,就爱听戏。
正好家里有收音机,赵寅就把后面院子收拾了出来,又摆了两套桌椅。
老人听听戏,晒晒太阳,喝喝茶,吃吃瓜子,不知道多悠哉。
“那感情好啊,等会给你们多送点瓜子!”
听到这声音,王德猛地抬眼,看到眼前熟悉又陌生的老太太,被他刻意遗忘的记忆猛地袭来。
他几乎站不稳。
王德那些年被折磨的很惨,头发花白,看上去比赵奶奶还要老几岁。
所以赵奶奶都没认出来,眼前这人就是导致他们家陷入地狱的导火索。
“快请进请进。”
全安华注意到王德不对劲,问道:“咋了老王?”
王德咽了咽唾沫,摇摇头,“没事,就是突然想起来家里还有点事,我得回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