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现在干什么去了?”凌首辅一边拿起案头的文章一边询问书童。
“四皇子说他要回去补觉了。四皇子上午过来的时候,眼眶都是红的,小的瞧着,眼里头还有血丝。”盛昭自打跟凌首辅来了青州,越发不跟他见外。凌首辅的书房他早就混熟了,连带着书童都跟他熟悉起来。平日里见到不聊上两句都觉得缺了点什么似的。
“交代下去别让人吵着他,让他好好睡。”凌首辅一听便知这是熬夜了,少年人身体好也不能这么糟蹋。
“是,小的这就去。”书童麻利的办事去了。
凌首辅也开始认真的看起手中的报告,越看眼神越亮。盛昭不但完善了之前的想法,还把具体的上课安排,人员安排,甚至连进学的学费以及给□□的束脩标准都定了出来。这篇报告拿出来,完全已经是一份可行性极高的计划书了。通篇一句废话都没有,全是干货。
于是,下午去官署的时候,凌首辅就把这份计划书带上了。在基本商定了青州小朋友的启蒙教育计划之后,就把盛昭的计划书拿出来让他们传阅。
“这是今晨四皇子呈上来的提案,你们都看看。”在等他们传阅消化期间,凌首辅还特地让人去把盛昭给叫过来了。小家伙亲自捣鼓出来的东西,真到了做决定的时候,哪能让他缺席呢。
等盛昭来的时候,众人已经传阅过一轮,心中对这位四皇子的认识再次刷高了一个度。当然反对的意见也不是没有,好在盛昭从来不是听不得反对意见的人。尤其是在确定对方只是出于现实立场提出的正常疑问之后,就更没有觉得哪里不对了。
于是,他认真的就这些人的反对,或者说不同意见一一进行解释说明,他不仅能引经据典,还能就地举例。这时候他哥教导他十几年的学习成果就体现出来了。一整场下来,说他舌战群儒是有点太夸张了,但以一当十还是当得上的。
最终,这份读作报告写作策划书的青州成年人再教育的方案,在青州领导班子里一致通过。并迅速得到了实施。青州的领导班子在凌首辅的带领下,主打的就是一个慎重决策高效执行。
然后?
然后盛昭就被凌首辅踢回他的新粮试验组里头,继续卖命去了。
第191章 第 191 章
等到青州城区的小娃娃们, 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送进学堂的时候,盛昭正顶着个大大的草编帽子游走在试验田间。
本来盛昭是不想戴帽子的, 倒不是说他不怕太阳晒。只是比起晒太阳,他更不喜欢脑袋被箍住,热烘烘的感觉。这会儿之所以戴上了, 是他来试验田的时候, 被当地一个老丈直接给扣到头上的。按照老丈的话来说,多好的一个白嫩又鲜灵的少年人,晒黑了多造孽哦。盛昭盛情难却, 也不好让老人家失望,便只好戴上了。
哎,谁说的青州人难相处, 看看看看,这混熟了, 多热情黏糊哦。
给盛昭戴帽子的这位老丈人是当地搞种植的一把好手。盛昭他们搞新粮试验, 光靠他们自己那点人手肯定是不够的,所以也雇佣了当地擅种植的人家。一来是缓解试验组的人员不足,二来也是让青州部分当地人能够共同参与见证,顺带也给他们小小的创个收。
新粮试验项目现在基本上被凌首辅交付给盛昭了,安排规划和执行管理都是盛昭在一把抓, 凌首辅只管阶段性的验收成果。盛昭招揽人办事, 自然不会让人家给他白出力。像老丈这样的种植人才都是有偿劳动的。给的报酬还不低,一个月的工钱就抵得上他平日里两个月的总收入了。
所以试验田所在的当地人,尤其是田老丈这样被雇佣的人, 对盛昭这个年少有为,给他们操心新粮, 还给他们发工钱的小盛大人,那是打心眼里尊重。又因为盛昭年纪小还嘴好,所以尊敬之余,也不乏长辈对小辈的爱护。平日里田老丈这些人不仅把试验田看得跟眼珠子似的,大半夜还要自发轮班在试验田周围值守,生怕出个什么意外,这些宝贝苗苗遭了难。这可是小盛大人的一番心血。
盛昭对新粮试验很上心,基本上每天都要过来查看一趟他的小苗苗。顺带也和照顾这些苗苗的人聊聊天。不仅聊新粮苗苗的情况,家长里短、乡村怪谈也聊。
“田老丈,您家的小孙孙在学堂表现怎么样啊?”盛昭逛完一圈,确认新苗涨势良好,就停下来顺势跟老丈闲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