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王爷的声音嘶哑了,却还在坚持嘴硬:“子苏,作为天子的臣子,应该忠心不二,而不是随意猜度今上的想法,心生怨怼。”
“儿子并无怨怼。”苏熙宸摇头否认,继续坚持肯定自己的想法,“因为这是事实,不可争辩的真相。他是天子,我自然不好言论什么。可父亲,我也不会做一个愚忠的人,就像是父亲,顾忌着君臣之礼,真的任由他将自己亲生的儿子,养成一个废人,再无前途抱负。”
这是楚王当初不顾王妃意愿哭求,非要带上年仅九岁的原主上战场的主要原因。
而他冷落原主,一是他性子天生不如王妃细心,边关事务繁重,必然多有忽略,二是他也是借此锻炼原主,在看透了现在皇上的德行后,更加明白这个日后要担起整个苏家的继承人,究竟要承受多少,又要有多艰难,才能带着整个苏家完好的存活下来。
可惜,原主本就是沾染了恶意的灵魂,天生带着邪恶,还是个没有记忆长大的小孩子,在那个想要父爱的懵懂孩童时期,自然不能完全懂得王爷不算良苦的用心,只觉得他是真的不关心他这个亲儿子的死活。
自此很容易走偏的原主由爱生恨,反而随着长大,和父母亲人渐渐疏远,变得谁也看不透他的心思了。
苏熙宸自然不会如原主那般怨恨,但也不会真的和对方亲密无间,毕竟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人物自身的情感走向。
除了任务目标,他会上心,对于其他人或物,苏熙宸从不会生出强求的心思。
“你……”这下子,楚王是真的说不出什么了,这个话题实在不适宜聊下去,尤其是在苏家的诸位列祖列宗面前。
因此他及时转了回来,又说回婚约的事上来了:“所以,你这婚事打算怎么办?”
听这口气,竟是有几分妥协了。
这也很正常,作为父亲,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儿子对于婚约胡作非为。可作为苏家的家主,他要将所有人的生死安危考虑进去,即使是亲生的儿子,也要往后排队,更何况这个儿子,也不是真心喜欢尚书府的那个卓丫头,倒是好解决了。
苏熙宸身姿挺拔,跪在祠堂里,与之言论的却是自己的婚事,坚定有力的回道:
“自然是退婚。相信尚书府这个时候,已经得知了我传出去的消息,卓大娘是他们家千疼万宠的宝贝女儿,是绝对不会容许女儿还未进门,自家女婿就先身边有了知心人的,所以这个婚事,他们一定不会同意。我将兰枝养在院子里,王府只需要静静等待消息就是了。”
楚王哼了一声,却是同意的意思:“你倒是全都打算好了!那个兰枝,又是怎么回事?”
“她是我请来的客人,等待事情了结,自然是要做客结束离开的。”苏熙宸这样解释道。
儿子不是真的倾心那女子就好。
不是他偏见,而是世情如此,若是真的娶了,影响的是整个苏家。
他是世子,实在不是可随意任性的身份。
王爷能够接受的底线,是对方是清白人家的女孩子,别的没有高低之见,至于那位兰枝姑娘,不管他是有情没情,都绝无可能!
今日的儿子难得有耐心,与他谈心般吐露了这么多心思,还不计较他揍了他,楚王想到这里,心里舒坦了点,脸色也好看点,决定减轻对他的惩罚,因此言道:“在这里跪够一个时辰,你就回去吧。”
苏熙宸反问一句:“敢问父王,前面的时间算不算?”
“你!”楚王又手痒了,偏偏这时外边传来了王妃的声音,直奔而来。
“王爷!您又在祠堂教训妾这唯一的儿子了吗?!”
楚王这才顾不上教训眼前的儿子,急忙走出去,拦截哄劝自家的妻子去了。
……
楚王府世子赎回了一个青楼的女子,据说是他心爱之人,不忍其在外漂泊,又正巧意外被发现了他去往的踪迹,遂而顺势,将人带回王府,很是小心细致对待,下人也不敢怠慢,可见世子态度。
这桩风流韵事传播得极快,不到半天时间,整个金陵城的人都知晓了。
尚书府自然不在其外,府上,兵部尚书站在厅堂,等待结果。
一旁,卓灵秀和母亲坐在一处,具是愁眉苦脸。
最终,那出外探听的下人赶了回来,将这件事事无巨细的报给卓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