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部的试训只是试点就不说了,诺澜斯这里,面对的可是十三军的机甲兵!经历过了试训,机甲速度已经拔群,而且输出已经达到了个人最佳状态,打出凶猛一击连程茭白都无法承担的十三军机甲兵。
他们的动作确实未必是最精深的,可是一些惯用的攻击动作,他们的势头冲劲儿绝对是最猛的,最重要的是,今天这个“万仞”其实也是一台脑操机甲,他的反应速度,是要远远高于几乎没有精神力波动,纯靠手动输出的手操机甲“新生”的!
但他还是被这几乎不可能超越的反应时间差压得死死的,简直像是从来没有发现过他们有反应速度差一样!
比赛到最后,林惠甚至没有拿出高能武器,“万仞”倒是想,但是每次砸扑下去的动作都落空了,手臂和腿部,几乎像是安了她能看到的监控器似的,每次都被精准过肩摔,甚至是斜侧摔——这个动作连单兵都不一定能对机甲兵做到,因为这个动作是很考验速度和力量的,基本上你一抄人手臂下,就会被人发现了,但是林惠操控的“新生”完全没这个忧虑。
“新生”依旧狠狠地甩下了“万仞”,就像是新生的雷霆,为了彰显自己的存在一瞬间夷平了一座小山,那凶猛的雷电处处挟制,戏弄着看着山上的野兽肆意奔逃,然而她游刃有余,信步玩乐,时而利刃出鞘,将“万仞”千山打得尘埃滚滚,“万仞”自诩力量极佳,仍然被困在一张没有地图克制的一克一场景里,从头到尾,艰难突围,最后直接被一锤锤翻,平心而论,哪怕是在战场上面对虫族,卓还都没有感到这么可怕的控制力,没有感觉整个人像是被吊起的提线木偶一样,做什么,怎么应对都只能任人摆布!
而且虫族对精神力的伤害毕竟是精神上的,卓还想到这神色有点复杂,而林惠对他的压制却像是完全体力上的,像是有个人在按着他打,他还不能还手,全程打得不知道有多心惊。别的不说了,如果不是上将提醒,他甚至会以为对面的是个单兵。
一个月,从伤兵到输出恐怖的单兵!
即便是自己体会过那种实力暴涨的喜悦,此时此刻的卓还也有些恍惚。
但同时他也明显感觉到其他人所说的突飞猛进的进步在自己身上也体现出来,随便一场比赛都被压着打成这样,速度和输出都双双达到了个人最佳成绩不提,其实比赛中的好几个输出爆发,都是他依靠本能,没有思索地旋身打出来的。
这就是试训的效果,体能训练的效果!
是的,盛伊并不能完全抹去人体和机甲之间的不契合度,就如同她不能完全将机甲和人体的反应速度差缩小到零一样,人体和机甲是存在一个感知极限的,在这个感知极限里,人体能最大限度地操控机甲,机甲也能最大限度地去配合人的技术动作,十三军现在大部分的试训项目就是达到这个目标,而且效果很好。
但伤兵这里不能这么做。
要凭一己之力越过感知极限这条线,也是在痴人说梦了。
人体自己都要神经冲动传输呢,何况是和机甲之间的共鸣。但是,存在反应差并不代表这个反应差不能被利用。
其实就像是慢了的表也能在某一刻对上一样,找到那个度,然后严丝合缝——可惜的是,星际之前因为理论不足,而且缺乏有效的判断手段,所以并不知道这个度在哪里,他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既然手操反应慢了,脑操又可以提高反应速度,那么脑操就可以达到机甲的上限,然而事实是,还是不行。
哪怕摒弃了那些所谓的动作技巧,战术手段,机甲也还是不能在脑操下达到巅峰,因为你没有这个差。
你没有这个差速,你自然也就体会不到配合战似的,你来弥补机甲,机甲来弥补你的双倍加成。
就好比你驾驶着机甲本身,和你自己与机甲,都在作战一样,这里面的输出多输出少当然是可以通过调整达到二,达到比一更多的,可是星际不行。戚明薇也知道自己不行,所以找了能的人来,万幸,盛伊成功了。虽然这只是一个机甲兵的蜕变,一个差速作战的简单战术版本,但众人可以从这场比赛里看到手操机甲和操作员互相弥补互相完善的可能。
光是这一点,都足够他们继续支持手操机甲的发展,而不是“墨守成规浪费联盟的战略资源”了。
青箬元帅沉吟。
场内的“新生”已经完全找到了感觉,这一个月都在顾玦和浦灵这些人对练情况下飞速磨砺飞速成长起来,承压能力也不容小觑的林惠,直接率先放弃了自己的差速攻击优势,反而选择了跃高合并攻击,杜锦华提声:“林惠图穷匕见了!她竟然选择了合并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