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归嗤笑了一声,扬声道:“来人!把钦差大人送回去!”
两个在外头听令的天女侍卫走进来,其中一个揪着那钦差的后领,像拎鸡仔一样把他拎着拖了出去。
江云归抬手一个除尘诀,把撕碎的圣旨扫飞了出去。
诏安,江州候,那昏君真是敢想。
真把她们当做叫花子打发呢。
现在天女军没有攻入国都,那是因为治下百废待兴,百姓们也还需时间休养生息。
待她们这边安顿下来后,迟早会打进国都,砍了那昏君,重新立国的。
现在江州郡里汇聚了天南地北的英豪人才,届时再组建个新朝廷也不在话下的。
江云归摇摇头,不再理会这破事,继续处理今日的公务。
然而过了两个时辰,江云归又被打断了。
外间传来了一阵欢呼声。
江云归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拍脑门,快步走了出去。
距离江云归办公的府邸不远处,有一座高大华美的蓬莱神庙。
神庙大殿外的院子里,一群浑身灰扑扑的天女们围着奉天和奉珍奉云,个个喜笑颜开。
她们的脚下,竟不知何时长出了一大片青葱的禾苗!可她们站着的地方,是一片干燥无水的青石院子啊!
江云归连忙挤进人群,朝奉天行了一礼。
“神使大人!您的灵谷培育成功啦?”
奉天笑着点点头:“是有了点进展,但还算不上培育成功。”
梁国一行,不仅让江云归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让奉天得到了不少的灵感。
梁国天女学堂的杂学院里,一个在研究新作物的小组,让奉天有了新的思路。
神尊说,祂可以赐下米粮让陈国百姓渡过眼下的难关,但凡人不能因此怠惰,事事都只会求神,得学会自己自力更生。
奉天接下了神谕,便开始琢磨她的五谷丰登之道。
之前她一直在试图蕴养她的禾穗,再用禾穗的灵气去催生庄稼,让它们能快速的长大。但杂学院的那个小组里的成员却在研究,培育出新的良种来。
奉天瞬间醍醐灌顶。
光靠她一个人的禾穗催生,天下之大,她得催到猴年马月去。
还不如学着农科组的天女们,转而培育更丰产,更适宜不同气候的新良种。
于是奉天回到江州郡后就开始了研究。
她把同修五谷丰登之道的天女们全部拉进了蓬莱神庙,又拉着奉珍奉云一起夜以继日的侍弄各种不同品种的禾苗。
她自己的禾穗,则成了一个加快实验品种禾苗生长以便观测的作弊器。
奉天和女修们在这段时间御剑走了许多地方,寻来了好些不同品种的稻谷种子,又去梁国买了好些天女学堂已经培育出来,但并不适宜梁国环境的新品种禾苗。
她们把这些禾苗全部栽种在了神殿门前的“试验田”里,然后不停的催生,选育,学着农科组天女们的“杂交授粉”之法,一遍又一遍的在许多种禾苗里实验挑选。*
还不厌其烦的模拟着各种不同的环境,记录各个禾苗的成长情况。
奉天想培育出一种耐旱又能扛风的禾苗。
陈国总体环境虽然离海岸不算特别远,但多风多旱,每年都会饱受台风侵袭,时不时的还会旱一段时间。
这样的环境只能说比总遭遇海啸的梁国只好上那么一线,全靠陈国本身的土壤相对肥沃,耕地数量也多,才能产出可供全陈国食用的米粮。
但如果遇到像今年这样百年难遇的大旱,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大家一起靠存粮度日,或者干脆一起挨饿。
在这种前提下,培育出耐旱抗风的新禾苗比培育丰产品种更为紧要。
所以奉天和奉珍奉云,拉着所有修五谷丰登之道的天女,反反复复的做实验,做记录,做改良。
她们分工合作,把用作实验的一片地方都种满了不同品种的禾苗。
奉天的禾穗可以快速的把一片禾苗都催生长大,然后天女们再用法术和法诀模拟狂风,人为的断水,再把每一种禾苗在不同环境下的结穗情况记录下来。
她们用这种逐一筛查的办法,在许多种禾苗中选出了一种极耐旱但低产的野黍,以及一种来自杂学院淘汰下来的抗风但不耐涝的新品种禾苗。
奉天她们又将这两种禾苗互相授粉催生,得到了一种耐旱又抗风,但产量不高的粮种。
这个新粮种跟梁国目前正在推广的可以长在海水中的稻谷相反,它可以生长在旱地上,只需少量的浇水就能活,而且不惧狂风。
在狂风来时,这禾苗会齐刷刷的倒伏在地,但风势一停,它又会慢慢的立起来,还完全不会影响到结穗。
可以说是除了产量低一点外,基本上就没什么缺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