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身着和惜辛大差不差的绯色官袍,与朝臣们站在了议政殿里。
梁王落座后,先看了她们一眼,而后再当众宣读了罪己诏,承认了他之前为了打压天女暗中纵容官府犯下了种种过错,以至于后来还间接逼死了数位无辜“娇女”。
他在罪己诏里言辞诚恳的细数了过往之事,又承诺从今往后再不会搞别的小动作。
百官们默然听着,没有人出言反驳或是附和。
罪己诏下完,梁王又正式给惜辛升了官职,让她从司女监掌令,升为女部尚书令。
而司女监掌令的位置,则交给另一位女官。
女部之下,除了专司女户登记评判等事宜的司女监之外,还有掌管女部后勤杂务及税收往来的天女堂,以及专管日后女官女吏培养选拔的官女司。
且除了国都之外,四周十三府内,也将增设各府女部衙门,专司所有与天女相关的事宜。
从此之后,大梁境内,不论是天女,还是“娇女”,所有女子皆归于女部治下,与只管男子的另外六部各司其职。
梁国国库也会像给其余六部拨款建设一样,给女部拨出应有的银钱俸禄等。
惜辛和她手下的三司掌令提交了女部雏形的官吏架构,并在女部女官的选拔上,率先开启了女学科举。
如今大梁其余六部官员的举荐都是用的察举制,世家在各地“举孝廉”选拔门生门客为官,而女部的官吏却不照这个来,而是在各州府内层层考核,择优录取。
女部的税收一部分交归国库,一部分留于自治。
惜辛直接拿出最大的一笔,分拨到各州府女部衙门里,开办官女学堂,天女只需要花费很少的银钱就可入读。
而如果有普通女子想入读官女学堂,便要交双倍学费,“娇女”需交五倍学费,但如果她们在入学后成功成为了天女,则多出的学费全数返还。
朝堂众臣听着她们用清朗的声音,说出了一条又一条完备齐全的框架章程,皆是沉默不语。
这可能是大梁立国以来,最沉默的一场朝会。
女部事宜定下后,百官们也无甚心情再奏别的事情了,尽显疲态的梁王便挥挥手,退了朝。
下朝后,惜辛带着三位新任掌令和三位副令及两位督查轻快的去新的女部衙门监察进度,将众臣都甩在了身后。
新的女部衙门选址就在原司女监不远处。
而参与修建的全都是天女们。
她们各种法术法诀齐出,一日之间,就建成了一座不输于六部任何一个衙门的新建筑群。
女部三司各有一座单独的办事楼阁,三司环绕着的,是惜辛平日办公,与手下三司议事的正衙门。
司女监,天女堂,官女司的三位掌令和三位副令日常除了管理各自门下事务外,还需要定期在正衙门举行七日一次的大周会和一日一次的小晨会。
惜辛和几位女官忙得脚不沾地,好几日后才把各项事务开了个头。
司女监忙着给各位天女们重新登记立户,不同修为的天女可以拥有不同等级的女户,等级越高,能有的权限就越高。如同现在的“士农工商”各自拥有不同的等级待遇一般。
天女堂则忙着把堂下各个产业全部整合起来,统计各项收入支出,以后她们将成为女部的钱袋子,所以每一项统计都需要精确再精确,万万不能出错。
官女司目前是三司里相对最清闲的,因为能参与第一届女学科举的天女不多,她们现在的主要工作还是在下辖各处分拨人手修建新的官女学堂。但日后女部壮大了,她们也会越来越忙。
女部三司齐备,第一批想要入朝的天女们也开始了挑灯苦读,预备参与接下来的首届女学科举。
第109章
梁国。
女部成立三个月后, 在惜辛和官女司的主持下,举行了千年来第一场女学科举。
参加这一场女学科举的大多都是国都中的天女, 因为她们距离女部正衙门最近, 得到消息的渠道也是最便捷的。
两位女部督查作为首届女学科举的监考官,主考官则是惜辛和三司掌令。
她们在数千份天女考卷里,选拔出了第一批三司女官和女吏, 女部各司的人员终于齐备了。
天女堂终于有了正儿八经的巡查女吏, 有她们持剑来回巡查,再也无人敢来天女堂旗下各产业闹事了。因为这些女吏都是正经官衙人员, 有权拘捕刑讯闹事者。
男人们再想撺掇“娇女”来闹事也行不通了,因为闹事的“娇女”会被判处脱簪散发, 当众囚服认罪,为首者还将在闹事游街三天。而她们在刑讯下招供出的主谋男人,也会被按例抓捕归案。
女部衙门的监牢可不分男女,犯了事的都是一视同仁的关进去,再不管男子女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