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最中央,是垂眸俯视众人的巨大神像,那神像是一位眼神悲悯的女神,祂坐在鸾凤围绕的宝座之上,身侧有一位捧着状似书页的女童侍立,宝座两旁,还有两条浮在空中的黑白色巨型神鱼。
梁王与百官集体失声,眼珠子都快要掉出来了。
这时,神像又动了。
祂伸出手掌,缓缓放下掌心里的奉天与童儿们,待她们从神像手中下去,祂才重新抬手,将似玉非玉的手掌端放在膝头。
一声悠长的凤鸣声从女神雕像两侧的鸾凤口中传来,惊醒了如坠梦中的众人。
那位身着天衣神袍的女神使带着童儿们缓步走向神龛,她嘴角含笑道:“神尊在上,蓬莱神殿已落成,诸位可以自行参拜了。”
梁王捂着急速起伏的胸口半晌说不出话。
三王子也捂着胸口,用狂热的眼神打量着这一座在众目睽睽下拔地而起的神殿。
有顽固老臣腿一软,整个人跌坐在地。
大国师脸色苍白,袖中的手掌都攥紧了。
其余众人,要么表情空白,要么张着嘴大口吸气,还有人低声喃喃道:“神迹.........真的是神迹啊.........”
种种情态各不相同,却又都是同样的震撼得无以复加。
奉天抬眸,一一扫过这殿中的众生百态。
第68章
神殿落成后, 奉天便带着童儿们在香炉里点上了神殿的头香。
那香烛也与寻常的不同,上头雕着精巧的花样, 燃起时无烟无雾, 只有一阵清冽的花果香。
终于缓过神来的梁王立刻一个箭步上前,跪在了奉天身后的蒲团上。
大梁国君五体投地,声嘶力竭的大喊:“小王敬祈蓬莱神尊庇佑我大梁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百官们也纷纷连滚带爬的冲到梁王身后的其他蒲团上, 齐声喊道:“求神尊庇佑我大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奉天焚香礼毕, 站起来侍立在神像身侧,避开梁王和百官的大礼, 让他们的朝拜全部朝向神像。
一时间,百官跪伏,神殿里寂寂无声,众人都在紧张的竖起耳朵,希望能听到真神的回应。
仿佛从天边传来的仙音在殿中响起。
“允。”
与之前奉天神使祈愿神迹时的声音一模一样。
梁王顿时喜极而泣。
*
蓬莱岛。
墨卿应允了梁王“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的祈愿。
她的信仰线瞬间又多出来许多。
梁王的祈愿泡泡虽然颜色淡灰, 但上面却缠着一丝微弱的金光。
这说明梁王可能不是个什么好人, 但他却是一个好君主。
所以墨卿应下了他的祈愿。
至于这两条祈愿要如何实现,墨卿看了一眼奉天越来越凝实的信仰线。
上面也已经生出了极其浅淡的金色。
墨卿的身边, 第一次守在书房, 与她一起直面信徒祈愿的子衿微微睁大了双眼。
国泰民安。
师尊说,日后要让她荡尽世间不平, 如果她做到了这一点, 那她能不能缔造出一个“国泰民安”呢?
墨卿看到了小徒弟眼里的野望, 她含笑拍了拍她的肩。
聪明的小徒弟, 看上去已经领悟了她的意思。
墨卿将祈愿泡泡收起, 又挥散她同步具现化出来的国都神殿里的场景。
“子衿,你认为要如何才能使一国之土国泰民安呢?”
子衿呆了呆,答道:“让人人都能吃饱穿暖,不再有矛盾和不公?”
墨卿摇摇头:“吃饱穿暖可以,但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只有世上还有人,就一定会有矛盾和不公。”
子衿立刻掏出笔记本,态度端正又严肃:“请师尊教我。”
墨卿被小徒弟少年老成的架势逗得莞尔一笑,她答道:“人世间的矛盾与不公无法避免,那么,便要有相应的律令为其兜底。”
“道德是第一重标准,法令就是最后一重。”
“若善者为善能得善报,恶者作恶能得恶报,那人们便会被引导着向善。”
“有赏善罚恶的律令存在,即便是心怀恶念者在作恶前也会斟酌考虑,而他最终选择作恶后也有法令可依,能使他得到应得的惩罚。”
“建立一套赏善的道德体系,再建立一套罚恶的律令体系,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人间不平事,也能为国泰民安打下基础。”
墨卿看向正在刷刷记笔记的小徒弟:“子衿,若是让你来执掌律令,你认为自己该如何做?”
子衿停笔抬头,思索片刻后答道:“执掌律令,是不是得先有律令法典?否则无凭可依,每次的审判标准就很难一致。所以,得先编撰一套可行的律令法典?”
墨卿笑了,小徒弟真的很有这方面的天赋。
她点了点头:“对,但一套律令的编撰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拍脑袋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