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坊内装是原来就这样吗?”张昕又看天花板,没有做吊顶,原始又协调。”
“不是,我先生做了微调。”石穗说。
“您先生也是设计师?”
石穗微笑起来眼角有细纹,“是的,文石的门店都是他的设计,如果有幸在 An-21 开立门店,也由他主笔。”
在张昕印象中,文石的室内设计师是个欧洲人,转眼又觉得石穗选一个外国人作为伴侣再正常不过了。
这时,进来了一个眼熟的年轻人。
“Neil。”石穗叫他,又介绍说,“这是我儿子,平时应该没少麻烦你们。”
一诺和大家打招呼。
那天下午,汤睿铭和石穗送他们到门口。常皓独自开车走的,张昕把隋小雨送到地铁站。
回去的路上,张昕收到汤睿铭的信息:到家发个消息。
她到家才回:到家
汤睿铭发了“好”,再没来过信息。
张昕换了家居服,想起从工坊会议室里出来后的常皓再没发过言。
他的表情有点微妙,平静下看得出不愉快,又偶尔流露出“不过如此”的傲慢,让张昕想起他大学时的样子…
她又回忆汤睿铭在会议室的样子。
他真的不同了,说自己靠投入一份工作找到方向感,她信。他是天生做职业经理人的料。
张昕看微信,他们的对话停留在“好”上,之前是他在佛山机场时的对话。
她又看了一遍对话和自拍照,觉得今天嘴角的青春痘好像不见了。
那天他说“见面聊”就真的一切如常,不再试探,也不流露下一次试探是什么时候。他似乎掌握了一种技巧:先拱火到她的临界点之前,接着后退,然后就是长期的不动声色…
这种技巧让张昕烦躁。
第40章 厂花
周五去工厂的行程,一诺安排坐七座别克商务车,载常皓、张昕和小雨一起去,大家上午八点在一个大巴车站碰头。
当天,张昕提了一个电脑包和一个小旅行箱到车站,发现停着一辆商务车,还有常皓的黑色保时捷。
汤睿铭正在车外和一诺说话,看到张昕招了招手,商务车的后备箱开着,他想过来接她的行李箱。
常皓先走过来,“商务车不舒服,坐我的车。”他穿清爽的浅蓝色 POLO 衫,没戴眼镜。
“小雨也一起坐你的车?”张昕问。
“她坐他们的车。”
张昕无语,走向七座商务车,自己把行李放进后备箱。一会儿小雨到了,四个人一起上车,汤睿铭坐驾驶座上。
常皓开黑色保时捷到商务车旁,摇下车窗,露出一张戴着墨镜的脸:“你们厂在哪里?我们那里碰头。”
一诺说:“在桥城璞西生态纺织园。”
车玻璃摇上去,保时捷一会儿跑没影了。
汤睿铭从遮阳板上拿出墨镜,也启动了车。
这个时点从车站出发上高架,车有点堵,尾气重,汤睿铭上了高架就关闭了两边车窗。
从张昕的位置能看到他的一侧肩膀,白色的 T 恤袖口露出健壮的大臂。
一路上汤睿铭没说话,专心开车。大概是车厢里过分安静,一诺主动问张昕和小雨有没有吃早餐。小雨说没来得及吃。他们下了高架后,在第一个收费站停,让小雨在收费站里吃了豆浆和杂粮饼再出发。
过了收费站车速就提升,开了一个小时,就到跨海大桥。
张昕这种喜欢开阔的视野,从窗户看出去,灰蓝色的海面上驶过的货轮像红色、灰色和黑色玩具船。汤睿铭把天窗打开,望出去,能看见天空中有云还有零星的海鸥略过。
她想拍摄一段大桥视频,刚拿出手机,看到微信有人艾特她——张家的群。她把这个群设置为“消息免打扰”,但一直没有退。
张爸:@张昕 今天回来吃饭吗?
张昕回:出差中。
张妈回:@张城爸爸 你对她那么好有什么用?
张昕直接不回。
大约见她不回,张妈发来一段语音。
张昕戴上了耳机,听到语音里说:“看吧!她不响,就是在吹牛!要么在单位,要么在家里。张昕,我们还不晓得你啊?你讲话!不讲话我们现在就过来找你!我做得出的!”
张昕戳了一个共享定位在群里,正在东海上,回:来啊!
群里再没了声音。
这时一诺说:“下了大桥,再开一个小时到园区。”
桥城璞西生态纺织园,张昕来之前就查过信息。
它是当地工业园集群中的一个,离港口近,早期政府投了大笔资金人力对老园区做了转型升级主营做外贸,人民币升值后,出口竞争力不如以前,又转型做精加工内贸,现在园内不少工厂都有了自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