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没想好怎么回。她觉得自己是平庸的,工作靠复盘,管理靠琢磨。聂汉乔却是有魅力和天赋的,完事都能做到周全考虑。
这件事上他们会有相同的做法,却不会因为相同的判断。聂汉乔会觉得 Copier 没有退路,会是最忠诚的手下,张昕却是对小人物的困境有了共情。
但她依然觉得自己干得不错。
谢谢您,崔秘。
张昕回复崔立萍,还加了两个太阳表情。
第25章 书店行业里最懂咖啡的人
和卡梵约了周二上午九点,张昕一个人去见陈春榆。
之前是请阿池牵线的,有熟人关系当然好,但不是没有坏处,她不想被误解为只会走人情线的人。
卡梵总部在沿江金融区地标写字楼里办公,租了最顶上三层,视野正对大片江景。前一晚她和保安打了招呼,把车停到不容易堵的车位上,结果早上发现小区出口堵了,因为两个业主碰擦吵架,谁也不相让,保安正打 110。
一看叫车来不及了,她果断改了地铁,体验了一把出了名的换乘通道一线天,靠门乘客吸腹才能关门的轨交。
张昕到卡梵办公的商务楼,立刻进洗手间补妆,整理头发,这两年习惯留锁骨发,棕栗色挑染,衬得皮肤冷白,素颜也有妆感,她又整理了一下衣服,发现衬衫在地铁拥挤后还是挺刮,感叹文石果然一分价钱一分货。
到了卡梵公司前台,已有一人在等候,自我介绍姓唐,会带张昕去陈春榆办公室。
卡梵的开放式办公区很宽敞,几乎不设立隔断,装饰风格和书屋很像,摆放着大量的虎皮剑兰、橡皮树和天堂鸟……低饱和度色彩和流畅无直角装饰,空气中有馥郁的咖啡香。
陈春榆的办公室在楼层最深处,非常宽敞,落地窗外是大片江景。
唐女士问要咖啡还是茶,张昕想到陈春榆在云南买了咖啡园,就要了咖啡。
唐女士出去后,张昕观察陈春榆的办公室,三十来平米,整体是西式现代的简洁风格,和墙上热闹的行业奖状和名人合影有莫名反差。
她一张一张看着合影。有人推门进来。
“幸会,张小姐。”那人说。
张昕认出来,是陈春榆本人。他看起来比百度词条上的照片长好几岁,身穿蓝色 POLO 衫,戴着玳瑁眼镜,发际线稍微后移,似乎还保留做记者的职业习惯,看张昕的眼神里有好奇的审视。
他伸出手和张昕握了握:“不必叫陈总,叫我老榆,第二声。小池就一直发音错,纠正了几次了,改也改不过来。”
张昕和陈春榆握了握手,心里拿捏了下分寸:“小池是我认识的人中最有语言天赋的,我猜她那么叫您一定是故意的,您应该比较特别。”
“怎么个特别?”
张昕想了想:“第四声听起来更有力,更有决断力。”
“有道理。”陈春榆做了个“坐”的手势。
他们坐下后,唐女士送了两杯咖啡进来,是冷萃。张昕喝了一口,味道非常清爽。
陈春榆把眼镜摘下来擦了擦,问:“老聂现在怎么样?还是那样年轻?不像话!”
张昕看到陈春榆的坐姿放松,便也配合他的状态,微微靠向沙发。
“聂总这几年好像是没怎么变。”
“样子没变,行事却越来越厉害,我最好的两家书屋都是他经手做起来,后面就没超过的。”
听他夸老板,张昕觉得开局不错,有了阿池和聂汉乔的双保险,只要淡化邮件的事,就会一切顺利,但她也知道不太可能。
“张昕,我直接叫你名字了。你们之前的报价是怎么考虑的?老伙伴了,居然给我报了个天价。开什么玩笑!”陈春榆果然说。
“抱歉,陈总。”
张昕还是叫他陈总,从他话里品出另一个意思——之前那封邮件也不过是常规报价,他直接说天价,就有点开始议价的味道了。
张昕也不说破:“这次真是乌龙了。您是我们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是我们专员没弄明白,也是我没交代清楚。谢谢您给我当面道歉的机会。”
陈春榆似乎看出她谨慎,干脆把话挑得更透彻:“我们的新书店计划立项了,这几天看了不少盘,其他公司也有主动来谈,整体大同小异,你们除了价格特别高,也没什么特别。”
张昕赔笑。陈春榆继续说:“我们做了那么多年了,考察模式也都成熟了,公司内部设了投资分析部,会先考察位置、人流、业态分布,再根据租金和分成做初步评估,最后才是开会讨论,没一个环节是跳过的。”
张昕知道他说的是实话,本该如此,生意就是在商言商,上来就谈交情就太幼稚,她也没抱人情搞定的希望。“卡梵立项到项目管理严格,这也是您能做大的原因。您在这个行业真是老前辈了。”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