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求生,但在古代(98)

作者:百里挑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确实如此, 还得烧炕呢!姜子扬想着不由啧了一声。

这事儿啊, 难!

难就难在, 柴火不易得。

姜湉也跟着皱了眉头。

若是放在刚穿越不久之时她恐怕也无法理解姜子扬的烦恼, 要知道穿越前她对柴火的唯一印象,不过“负薪入市得百钱,归守妻儿烹斗粟”两句诗词而已。

然而现实是,若在东、西市里的柴火铺子购买且自行带走则一担价600文钱,若需送至家中则按照距离另付20-50文车马费;除此之外也有拉着板车挨个里坊售卖的柴栏伙计,便只统一收取630文钱一担;

是的,没错。如今不仅早没了“百钱”之价,负薪之人也变“樵夫”为“柴栏伙计”......由此可见柴火的紧俏程度。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

要知道,古人修建房屋需要伐木、做家具需要伐木、制作车船需要伐木,烧火也要伐木......且又没有使用后栽种补充的理念。如此日复一日之下,再多的树木也经不起这么索取。

早在前朝之时,京城周围的林木大多便被砍伐殆尽。

久而久之,木柴的供应地也就超出了百里的范围,这也是樵夫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

试想一下,再身强体壮的樵夫一次也不过负重一担,而古代可没有高速公路,耗费半月爬山涉水一两百里结果只能赚取600文钱?暂不提其中成本匹不匹配,只路途中可能遭遇强盗、野兽的危险便足以劝退之。

当然,樵夫不能做到,并不代表别人也做不到。

有道是“当利润达到50%时便有人敢于铤而走险”。于是,被称呼为“柴栏”的柴火商行相继出现。

也因此,柴火买卖也形成如今市场点定售卖及伙计不定时走售两种方式。

这,便是姜子扬觉得困难的地方。

后者自然不用说了,根本找不到人。而前者又如何呢?

姜子扬叹了口气:“上回咱们去西市时,轻装上阵尚且危机重重,更何况还得负担柴火呢?”

可不是吗?

姜湉正要附和,却突然灵光一闪。

不对!获取柴火的途径不止上面两条!

她狡黠一笑,道:“不,有一个地方一定会有柴火!”

嗯?

陈氏与姜子扬疑惑地对视一眼,然后异口同声地问道:“何处?”

见众人皆看向自己,姜湉这才施施然道:“自然是柴栏运抵京城之处啦”。

柴栏运抵之处?!

姜子扬眼睛一亮,忍不住大掌盖住姜湉的头顶揉了揉,兴奋地赞道:“我家湉姐儿真聪明!没错!那里必然有柴火!”

前面说了,如今京中木柴的供应地早就到了一、两百里的范围外。如此遥远的距离,若走陆路自然成本高昂,于是水运便成了最为合适的运输方式。

姜湉所说运抵之处,便是离京城不过三十里地的威源。

蒋晟的眼神从乌压压地发顶飘过,脸上一贯的冷峻表情,分析道:“威源不过三十里,若是驾着骡车来回倒也快速。然这一路上是何情形尚未可知,不如......”

话还未说完,就被突然响起的敲门声打断。

门外,传来了刘氏的声音,“是我”。

众人只得暂时停止谈论。

陈氏先是应了一声,“稍等,这就来”。

然后行至门边,又转头确认姜湉已将院内散落的物资通通收进空间后,她这才将门栓拉开。

门外,正是挎着包袱的刘氏。

陈氏扬起笑容,边让门边招呼道:“苹姐儿娘,您来啦”。

“来了。衣裳做好了一套,我便立时带过来让您试试看,若是哪里不妥当好及时修改”,刘氏边说边进了门。

然后当先一眼便瞧到了院中整整齐齐地四人,忍不住玩笑道:“哟,这是在干嘛?都杵在院子里消食呢?”

“嗨”,陈氏笑着应了一声,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正好姜湉笑眯眯地招呼人道:“刘姨好”,话题便自然地转移到互相问好上来。

待问好结束时,姜湉已经像只花蝴蝶一样翩然而至刘氏的另一侧,她眨巴着亮晶晶地杏核大眼,问:“这才两日的功夫,已经做好了吗?刘姨您可真厉害!”

这句赞美确实真心实意。

原以为一身衣裳少说也得五、六天,之前文绣娘制作时便是如此,所以刘氏的速度超乎她的想象。

但仔细想想,人家文绣娘要制作的又岂止一家两家呢?周期自然也会长很多。再着,如今这制作的衣裳款式简单,且并无绣花等要求,自然是能快速完成的主要原因。

刘氏见她模样可爱,不由泛起一道慈爱的笑容来,道:“这算什么快?我若是再年轻个十来年啊,一日一夜便能做出来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