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指挥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姜至呈知晓蒋晟性格必会主动请缨,于是立即又道:“阿晟也别急,后面需要你出面的时候我自会吩咐,你姜叔身手还在呢!”
蒋晟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听话地点了点头。
此时变异人来的来、去的去,正好形成了一片不小的空间。
姜至呈盱着时机合适,便毫不拖泥带水地将丹田气一聚,像只灵巧的猫儿般无声地跃下墙去,半点没引起变异人的发觉。
墙上爬伏着的二人戒备着,目送姜至呈的背影消失于承乾宫内。
但出乎二人预料,几乎仅过了一瞬,姜至呈便再次冒头。
见对面两人看到他后,便半直起身时刻准备行动,姜至呈忙不迭大幅摆手以示阻止,自己则迅速地回到来处。
“下来再说!”,说完便越过两人,跃进乾清宫内。
方指挥使二人闻言,自然也随之跃下。
“怎么了?”,方指挥使急问道。
姜至呈脸色比他更不好看,张嘴便投下一枚炸弹:“二皇子也已异变!”
在进去之前他还暗自担忧,此番乾清宫内宫人甚少是因故调遣后的意外,若按照往常承乾宫内的宫人自不会少,要是也有异变自己独身一人恐怕很难突破进殿内。
然而没想到刚翻过墙去,就见前庭站着一身着皇子常服的变异人,虽面色青灰、脸带血迹,仍能看出生前一二来。
正是三人前来营救的二皇子!
方指挥使闻言脸色巨变。
‘若是二皇子也已......那,大皇子......又或者皇后处?抑或者贵妃何在?......’
一时间,他脑中之弦如同溃裂的堤坝,思绪乱作一团。
姜至呈与蒋晟看着他脸色数变,自然晓得此时他在纠结、在迟疑。
说的不好听些,禁军指挥使毕竟是朝廷亲封正三品官,三品官何其风光?多少人终其一生可能也摸不到边!
但这份风光的前提是......朝廷仍存在!
虽能理解方指挥使的犹疑不决,但姜至呈与蒋晟却已打定了注意。
两人交换了一个目光后,姜至呈便抱拳道:“指挥使容禀。”
以此打断方指挥使的沉思。
见对方抬头看向自己,姜至呈才继续道:“依属下之见,此时眼看宫内已沦陷,与其与之硬碰硬,不若想办法逃出宫外,组织人手再行营救为上!一则仅靠指挥使与属下二人显然杯水车薪,于营救无益。二则我等若不慎身死,身为禁军也算死得其所,但若因此导致消息传递不及时、营救迟缓,反倒不美!不知指挥使以为如何?”
一开始方指挥使听见“逃出宫外”四字时,身为上位者长久以来对逃兵的鄙视甚至瞬间压过了对变异人的恐惧,待要发火,却又被姜至呈后面所说的话语浇灭了怒气。
不管初衷如何,至少姜至呈所说的确是实情。
己方仅三人,变异人却何其多?!如何抵挡得过来!的确是不如拼命杀出宫外,组织禁军、五城兵马司等大队人马再行营救更稳妥有效!
心念之间,方指挥使脸色渐和缓。
然而转变了想法后,他又突然发现‘杀出宫外’这一点较之营救似乎也并不简单。
于是皱眉问道:“若要撤出宫外,尔等有何计策?”
姜至呈暗自松了一口气,虽说他已打定主意,若指挥使不同意撤出,他与阿晟也要先行离开,但能得到允许自然更好,何况此时多一个战力生存机会必然增多一分!
听到方指挥使的问话,他便将想法和盘托出:“属下琢磨着,乾清宫虽近神武门,但却须穿过内廷,恐怕不如越过外朝从午门而出?”
这也幸好三人是禁军出身,对皇宫各处均了解颇深,否则偌大皇宫岂不是让人抓瞎?
方指挥使与蒋晟自然听懂了姜至呈的言下之意。
因三人此时所处的乾清宫正好位于皇宫中轴线、前朝与内廷的交界处,中间隔着一道乾清门。
出了乾清门,依次便是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三大殿,再来是外朝,过了便是午门。
乾清门后,则是内廷。
以中轴线为主,顺序依次是皇上居住及处理政务的正殿——乾清宫;皇后于重大节庆接受朝拜的交泰殿;名义上是皇后正宫的坤宁宫,实际上只于大婚时动用,平日里皇后起居于椒房宫;之后则是御花园、长安殿,最后是神武门。
中轴线左右,便是东西六宫。
若按距离,从乾清宫到午门的距离自然更近,约是到神武门距离的一半。
但问题在于,从乾清宫到午门须穿过内廷,而内廷里人多自然变异人便多,这也与方才三人爬伏在墙上的所见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