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望向姜至呈,道:“我那胞弟原是这威源码头的小管事,平日里没少蹭着东家船队、夹带私货贩卖以作补贴的事儿。巧合的是,这次他带来的便是药材!虽不知道这批药材是否已经出手?又或者是否适用,可哪怕只有一点零星的希望,我与梧清也不得不冒险前来。”
语毕,老者又是一揖,道:“既然话到此处,我便也就托个大。只恳请三位能搭手一助,待到安全之地,除了这一半的药材,我还会另奉上半支人参,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钟梧清听到半支人参,忍不住急急开口喊了一声“爹!”。
老者却恍若未闻,只殷切地盯着姜至呈。
姜至呈眼睛落在药材包袱上,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不开口,蒋晟与姜湉便也闭口不言。
须臾,姜至呈才抬眼看向老者,道:“提个包袱,倒没什么。”
钟梧清方露出些喜色,又听他道:“只不过咱们打算原路返回,没法特意送你们,得你们跟着我们才行。就照着这个方向直走大约一公里,那里的变异人就不多了,到时再分道扬镳即可。若老丈认可,咱们便即刻出发吧。”
老者闻言忙点头,应道:“应有之义,应有之义。就没有既让你们帮忙还要你们改道的道理。”
钟梧清也道:“还请稍等片刻,我这就将我爹接下来。”
语毕,他便匆匆前去。
到底只是个读书人,攀爬起来比不得蒋晟等人灵活。
姜湉看着他艰难的背影,忍不住腹诽道:“怪道当时一阵稀里哗啦地,可别把老人家又给摔了!”
想到此处,她忙转头看向蒋晟,喊道:“晟哥。”
蒋晟闻言便点了点头,接着便快步上前,三两下攀到了钟梧清身边,帮着老人下地。
单钟梧清一人时,姜湉只觉得冷汗涔涔,恐有失误;此时蒋晟立在一旁,她的心这才放回了肚里。
两人配合着,终于顺利地将老人挪了下来,趴到了钟梧清的背上。
见此,姜至呈才拎起了脚边的大包袱,道:“走吧。”
于是,来前的三人队伍,瞬间扩大到了五人。
姜至呈依然打头,姜湉第二,钟梧清父子第三,蒋晟押尾,原路返回。
第62章 巧合 ◇
◎入V第三更◎
“呼~”
“呼~”
身后的呼吸声越来越急促。
姜湉忍了又忍, 终于还是没忍住,转头看去。
只见钟梧清一张脸涨得微红,身后的老者正攥着袖口给他擦拭额头。
“还行吗儿子?”, 老人语带关切。
钟梧清正待回答,突然感觉一道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抬眼望去, 视线末端又是那双熟悉的大杏眼,又是那番熟悉的坦荡神情......仿佛在说着, 我看看你在干什么?
一触即转。
他再一次避了开来,低垂着眼看向雪地里踩出的脚印,低声回道:“呼~我没事儿的, 爹。”
黑眼仁滴溜一转,姜湉又回过头来。
他这体力是有些差了。
也不知道怎么地, 明明这父子二人均是彬彬有礼的模样,可她就是莫名有些疑虑。
琢磨来琢磨去,最大的疑点还是落到了这药材上。
如今药材的珍贵程度自不需赘述,不过帮忙提到一公里外竟甘于付出一半以作报酬!反常即可疑, 也难怪她始终警惕着。
如今看到他这幅勉强的模样......或许是她想当然了?
看惯了自家父兄及晟哥这般身强体壮,一时却忘了这并非常态。对姜至呈与蒋晟二人来说, 提着药材去一公里外简直就是无足挂齿的小事。
但对于钟梧清父子俩恐怕则不然, 一个体弱的书生再加一个不利于行的老者,似乎求助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即便会因此损失一半的药材。
换位一想, 仿佛倒也说得通。
身后的喘息声愈加沉重,仿佛下一秒便要坚持不下去了。
姜湉莫名想起了“第二只鞋”这个故事。
故事讲的是某位住房隔音不好的人士, 却不幸有个每夜晚归的楼上邻居, 于是这位人士便每晚都会被邻居换鞋时“咚咚”两道声音吓醒。某日, 这位邻居又一次晚归到家, 第一只鞋“咚”地落地时突然想起楼下那位曾反应被惊醒的事,便轻轻将第二只鞋放下。而楼下被惊醒的人士,却硬生生一整晚都在等待着第二只鞋落地声响起,以至于彻夜失眠。
如今这呼哧带喘的声音就如同那第一只鞋子,而何时撑不下去喊停便是那第二只鞋子。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第二只鞋子还真就没有落下。
钟梧清居然没喊过一次暂停,硬生生背着老父亲跟上了姜家的步伐,直到姜至呈停下了脚步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