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就看不得李氏这酸样,“爷是怎么想的,还要对你说不成。”呵,真是丑人多作怪。
李氏也不恼,只眼珠子转了转,看向两个孕妇。
“爷自然不需要跟妾说什么,只是可怜的章妹妹和苏妹妹了。最近爷来后院,基本上都宿在侧福晋那儿。
章妹妹,这都快生了,可怜见的,有一个月没见着爷了吧。”
章图理氏,虽然也羡慕侧福晋得宠,但这也不是被人拿枪使的理由。
“姐姐这话是怎么说的,爷在忧心着五公主的病情。妹妹这里有福晋照顾着,爷自是放心的。”
苏氏手放在微微凸起的肚子上,“章姐姐说的是,爷去侧福晋那,是为了五公主的病情。妹妹帮不上忙就算了,只盼着养好身子,不给爷和福晋添麻烦。”
李氏捂唇笑道,“两位妹妹说的是,毕竟爷连福晋那儿都去的少了。”
武氏一惯得晓茹照拂,又是个感恩的,眼见着李氏上眼药,肯定不能做事不理。
“李姐姐,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怪呢。”
宋氏接茬,“哦,哪里怪了。”
武氏笑,“听起来像是要,挑拨侧福晋和福晋的关系。”
“哈哈哈……”宋氏一下子笑出了声来,“姐姐听起来也挺像的,福晋可不要受了小人的挑拨呀。”
四福晋端起茶盏,轻轻的吹了吹,抿了一口。
“你们瞧着本福晋,像那傻的吗。”
“自然不是的,可是总有人要自作聪明。”宋氏掩嘴娇笑。
李氏捏紧拳头,“武妹妹和宋姐姐这一唱一和的,说的跟真的似的。妾可曾未这般想过,也从未这般说过啊。莫不是宋姐姐,是这般想的。”
宋氏眼一瞪就要反驳,福晋却不想再应付这群人了。
挥挥手对她们道:“爷最近忧心五妹妹,人瞧着已是有些清减了。你们一个个的要是没什么事儿,就抄抄佛经当对五妹妹祈福了。行了我这还忙着呢,都散了吧。”
“是,妾身谨遵福晋教诲。”
李氏出了院门淡淡的看着宋氏和武氏离去的背影,然后又瞥了身后的院子一眼。
呵,我倒要看看你是真淡定还是假淡定。
“福晋可好些了。”赵嬷嬷给四福晋按着头,轻声的问道。
“嗯。”四福晋闭着眼睛淡淡的回了一声。
乌嬷嬷有点担心,“主子,要不还是叫太医过来看看吧。”
“不必,歇一会儿就好。五妹妹那里,现在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我这里不能在添乱。”
“可是…”
“老姐姐我这按头的手艺,可是祖传的,放心。”赵嬷嬷我笑着道,同对乌嬷嬷摇摇头。
乌嬷嬷皱眉,看像主子的眼神带着担忧,但也明了赵嬷嬷为何对她摇头,终究还是什么都没说。
四福晋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完全不知道两个嬷嬷对自个儿的担心。
她现在对多锦氏有着非常严重的危机感,这么多年了她早已经发现,主子爷对多锦氏不单单是宠,那里还有着爱。
而且比起这宠和爱,主子爷对多锦氏还多了一份信任。这一份信任,是丈夫对妻子的那种信任和尊重。
可笑的是,主子爷居然都没发现他自个儿的态度。就拿五公主这件事儿来说,这种事情本应该是她来出面的。
可五妹妹出事后,爷只来找了她一次。然后就立马去找多锦氏,虽说这棘手的事情她也不想接。但让多锦氏去,这不就是在向外界示放着,这多锦氏比她这个正牌嫡福晋要有能力,要更得信重。
她是有心想要阻止,但这件事难就难在是主子爷做的主。
多锦氏晓茹,要怎么做才能让你失了爷的宠爱和信重呢。
此时的晓茹,可不知道自己离开之后的风波,她现在已经坐在马车上了。
“额娘,肚子好饿哦。我可不可以吃点,点心垫一垫呀。”馒头可怜兮兮的捂着小肚子道。
“小米粒也是。”一旁的小米粒也是可怜巴巴的看着。
晓茹正摆弄着,今早从池塘里摘的荷花荷叶。听到两个小家伙的话,也没抬头。
“行啊,那就吃两块,先垫补一下,但是不能吃多哦。嗯,包子,你给额娘看看,这朵插在这里好点,还是在这边比较好看点。”
包子对着花篮瞅了两眼,“嗯,没什么区别吧?都一样。”
“唉~”晓茹拿着一朵半开的荷花,无奈的斜了自家儿子一眼。
“你这审美得重新教学了,等你阿玛得空了。跟他提提意见,请个教插花的先生过来吧。省的等你以后交际时,让人家质疑我们的品味。”
“额娘,我只是不懂插花,基本的审美还是有的。”
“呵呵,什么审美?农家乐的审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