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腰春风过(124)

他微微侧头,光线打在脸上,柔和了沉峻冷厉的轮廓。

“你觉得大年三十这个日子怎么样?”

冷不丁的疑问让竹青一怔,随即,他回道:“是个团圆的好日子。”

沈嘉实:“我想也是,那就大年三十把人接回来吧。”

竹青略有迟疑,“可是宋小姐那边……沈爷,她之前像小人提过一嘴,说是想让你回万城过节。”

一前一后的身影迈过楼梯口。

沿着蜿蜒向上的楼梯,他们一路攀上第五层楼。

红绸毯铺着的地面,滚到走廊的尽头,高悬在头顶的白炽灯照应男人削瘦肩骨。

原本在楼下的问题,到楼上却有了答案。

“今年就不回去了。”沈嘉实半边脸隐于黑暗中,无悲无喜地盯着他,“让红姨盯紧些她,别再出什么岔子了,至少在我把人接回来前,不能出岔子,懂了吗?”

很快,他又说:“帮我去那个胡同安排一套房子。”

……

逢萧玉刚进门,就连连打了几个喷嚏。

不知是不是莲容在骂她。

心下嘟囔一句,逢萧玉紧跟着一怔,像是意识到什么,虚虚拢了手指。

坐在大堂的老人见着她,快步跨出门槛,“你回来了?”

逢萧玉点头,环视周围一圈,“爷爷呢?”

平日里,陈国栋总爱坐在院子里,或者是待在厨房里,准备新的一年的年货。

今天却没看见人影。

老太太笑着解释:“他出门买对联去了?”

逢萧玉有点懵懂。

她面上的表情太过明显,老太太笑弯了眼,“就是去找那些个……书生、秀才在红字上写对联,再贴到门上。”她在中间几个称呼里长长停顿了一下,好似在犹豫用什么词。

大致听明白了,逢萧玉说:“今天我看外头的商铺很少开门。”

老太太:“不妨事,那些个人啊就住在这弯弯绕绕的胡同巷子里,他们也不开店,就是给老邻居写一下。”

逢萧玉‘嗯’了声,陪着老太太一并磨浆糊。

没过两小时。

陈爷爷回来了,手上拿着两幅春联,兴高采烈地跟她们介绍。

老太太凑过去,看了两眼,“确实是极好的字。”

他扬眉,“那自然是极好的,这个是我在胡同巷口转了几圈,才寻到的。”

意犹未尽的,他捻了捻胡子,继续说:“要不是我心诚,人还不一定开门。”

“你就吹吧。”老太太笑骂了句他老不害臊,掉过头就跟逢萧玉说:“别听他的,吹牛皮呢。”

逢萧玉笑着点点头,“爷爷的话可能是有夸大的成分,只是——您都夸了,这证明这字的主人写的确实不错,说不定确实难得呢?”

老太太想了想,也是,就随人吹嘘去了。

临近夜晚吃饭时,赵淮回了,只是眉眼多多少少带了几份疲倦。

在饭桌上,也显得食欲不振。

逢萧玉问:“今天下午病人多吗?”

“不多,”赵淮回神,看着面前的菜系,垂下眼,“就是有点累了。”

逢萧玉理解,“那过会春联你就别帮忙了,我帮爷爷贴就好。”

赵淮却没有同意。

解决完晚餐,陈国栋老爷子便主动提起了贴春联的事,配着今下午做的浆糊,赵淮端着两个小马凳到门口,站在上面。

逢萧玉则是站在一旁,替他打灯的。

听着老爷子再上面些,她踮着脚,又将灯举高了些。

明亮的灯光照亮胡同。

不少晚归的人打趣:“老爷子,你们现在就贴了啊?”

老爷子嘿嘿一笑:“这不是刚好有人吗,顺便出出力,帮帮忙。”

“也是,那就祝老爷子你过个好年咯——”来人话音微停,问:“今年你们家儿子还不回来啊?”

老爷子僵着一张脸,老太太站在一旁打圆场。

来人知道自己触了霉头,赔罪两句,走了。

这时,赵淮把春联贴好了,端端方方,挂在门上,横批:国泰民安。

顺着完好的春联看过去,熟悉的撇、横、勾、捺一并齐齐进了眼帘。

逢萧玉后脊绷紧,猛然僵在原地。

唇边笑意都被冻住了。

这字迹,她再熟悉不过。

第101章 这年头难过的很

心跳久违地提到嗓子眼。

逢萧玉看着上头的字迹,眉眼微沉,像是如临大敌。

旁得人还没注意到什么。

只是招呼着,让他们进屋去,外头冷。

赵淮站在门内,别过脸,看着逢萧玉愣神的表情,问了句:“怎么了?”

逢萧玉堪堪回神,搪塞道:“没什么。”

沈嘉实怎么会出现在广市?

这字迹兴许是太过相像,就被她看差了,说不定不是沈嘉实的字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