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让两人很意外,以不慢的速度到23楼,别说流汗腿软了,甚至都没有大喘气!
两人对视了一眼,不过谨慎起见,还是刻意假装喘着粗气的样子,按了处长家的门铃。
“快请进……”
进入玄关,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置物架绿莹莹的菜蔬。再往里走,眼睛更是被随处可见的绿意填满了,餐厅、客厅,靠墙摆着大大的置物架,架子上都是看上去养得非常不错的菜蔬。
汤子苓跟着处长去书房安装系统,元松没过去,被老太太拉着问起外面的事。
“自从电梯出了问题,我们就没咋出过门。”老太太面相慈和,让人心生亲近,“看新闻说外面路都结了冰,不好走。孩子,辛苦你们了,路上摔着没?”
“还好,我们穿得厚,摔着也不疼。”元松开宠物店时的常客,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老年人,他挺擅长跟他们打交道的,“您小区这边有暖气,真好,我们家那一片得开空调,还不怎么暖和。”
“你们在哪住啊?”一个小姑娘端着杯子从房间出来,见家里来了外人,立刻凑了上来。
“柳湖北街那一片儿。”元松问她,“学校现在什么政策啊?在家上网课?”
“对啊,不知道啥时候能开学……”
说话间,又从房间里跑出来几个孩子,听小姑娘说,有她堂表兄弟姐妹,还有她要好的朋友,都在这一栋楼住,是过来一起上课的。
这些孩子大概在家闷坏了,缠着元松问外面的情况。听说他是柳湖北街的,一个个很兴奋地问他有没有去过柳湖北街夜市,那里是不是很热闹。
汤子苓安装完系统,又花了点儿时间教会处长怎么操作后走出书房,就见元松被一群十来岁的孩子围着,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
“别急着走,马上就到饭点儿了,就在家吃吧。”老太太很热情,“大老远的来帮忙,总不能饿着回去。”
处长见状也开口留饭。
盛情难却,两人就留下了。
吃饭的时候,见老太太跟处长爱人总问柳湖北街夜市的事,两人恍然,他们留饭的目的估计就在这儿了。
不过,这也不是啥不能与人言的秘密,两人帮他们加上柳湖北街夜市的公众号,拉他们进了购物群,还告诉他们怎么在微店网购……一顿饭吃的算是宾主尽欢。
之后又去了附近几个同事家,两人才打道回府。
回到家,两人心情都有些沉重。
按说,他们去的这几家,生活水准应该在平均线以上的。可他们却能感觉到大家掩饰不住的惶恐不安,连处长家看上去泰然自若的老太太,都不例外。连这些人家都这样,其他没有收入来源的人,都不知道会处在什么样的境地中。
正安静地吃着饭,突然听到电视里传来字正腔圆的播报:“……即日起,以下城市将设立官方售粮处,主要售卖粮油米面,限量售卖肉奶蛋及应季蔬菜……”
两人不约而同地停筷,认真看电视上的播报。
“有咱们市!”虽然知道作为一线城市,肯定不能被排除在外,但亲眼在名单上看到,悬着的心才算真正放下。汤子苓突然想到开会前听到的传言,“地级市、县级市并入省级市的传言大概率是真的了,设官方售粮处的满打满算就这些城市,其他城市的居民不去农村,就得就近迁到省城去。”
元松点了点头,他突然扭头问:“还记不记得刚刚走过工地时,发现绿网里有灯光,现在想来,应该是室内在施工。”
“一下子迁过来这么多人,确实需要很多住处。”汤子苓有些困惑了,“是不是农村的地下住宅有什么弊端啊?不然的话,干脆引导着人都往农村迁移就好了,何必费大力气搞分流?又是设售粮处又是接着建楼盘的,也挺耗费人力物力的吧?”
“说不准,兴许是上面的人也拿不准哪条路更好,干脆用实践来检验……”
设立官方售粮处的新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连着好几天都是舆论关注度最高的热点话题。
因为这一举措,好些原打算等天暖和一点儿就想法子去农村的人又改了主意,觉得既然政府都设了售粮处,那至少说明粮食是有保障的,既然如此,何必背井离乡,去人生地不熟的农村呢?当然,有看好的,自然也有不看好的,大家各持己见,有时候吵得很凶,但这个新闻无疑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第32章
连着好几天,汤子苓跟元松都在照着领导给的同事详细住址去上门安装系统。
前两天还好,都是附近街区的,一天最少也能跑个四五家。可越到后面,离得越远,而如今车子不好启动,在夜晚结冰的路面行驶起来也不安全,两人原本打算全靠双腿,可没坚持两天就觉得不行——体力消耗对两人来说都不是问题,主要是效率太低,一个晚上就跑一两家,太浪费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