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元松说他只受了皮外伤,可汤子苓还是先亲自检查了一番,见确实没什么大碍,才放下心,关注周身的环境。
这里空荡荡的,似乎什么都没有,两人走了很久都没有找到边界,到最后只能席地而坐。
汤子苓下意识摸了摸“地面”,这触感……“怎么像古书纸质的触感?”
元松也伸手去摸,“还真是!这里该不会是古书中吧?”
两人迄今接触过的最诡异的东西,也就是那本古书了。
“既然能进来,肯定就能出去。”汤子苓想了想,对元松说,“你那边比较危险,先不慌,我先试试。”
刚刚元松虽没有明说,但想也知道不可能平白无故把他也给拉进来,元松在危急关头肯定是想他了。若关键在“想”的话……
一瞬间的功夫,汤子苓又回到了阳光灿烂的阁楼里。他下意识看了眼手机的时间,似乎已经过去近一个小时了,大约就是他在古书中呆的时间。
一想到古书的世界,汤子苓眨眼的功夫,又回到了那个空无一物的地方。
“是去‘想’吗?”显然,元松也猜到了。
“嗯。”汤子苓点了点头,随即说,“你要不再等等,万一野猪群还没走咋办?”
“好。”
等待的时间也没有浪费,汤子苓又尝试出去了一次,将家里的急救包拿了进来,免得元松还要冒着危险去森林中找极为难得的草药。“也不知道你那边发的求救信号能不能被接收到,万一接收不到,你要带着他们靠双腿走出野生动物保护区吗?”
“先看情况吧,我们是凌晨两点左右坠落的,按理说
求救信号应该已经发出去了。”元松打开急救包,拿了急需的几样东西,先尝试着出去了一次,匆匆回来告诉汤子苓外面野猪群已经没了踪影,让他不要担心,就再次离开了。
第85章
经过这么一出,汤子苓是彻底睡不着了。
心里挂念着处境不妙的元松,又对突然冒出来的疑似古书空间的地方好奇,他忍不住想再次入内。不过,进去之前,他去了地下室一趟,翻找出之前囤的巧克力棒、压缩饼干和矿泉水,还顺手拿了本子和笔过去。
之前全副心神都在元松身上,没有仔细观察。这次认真看了看,越发觉得这里跟古书肯定有渊源——不说“地面”熟悉的色调和触感,就是空中弥漫的若有若无的书香味,都让人觉得跟古书脱不开关系。
这么一个一眼望不到边的空间,按理说置身其中该是恐慌的,可不知怎么的,汤子苓不仅没有丝毫不适,反倒打心底觉得安宁、平静。
汤子苓从站着等到坐下,又从坐着等到躺下,都没等到元松再次现身。翻个身儿趴在散发着莫名清香的地上,他低头研究了一会儿,忍不住拿起笔画了下去——意外又不意外,笔在上面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之后又用手指甲划、抠,用笔尖凿,都没给触感像介于硬胶和软胶之间仿佛有些弹性的地面,留下任何痕迹。
估摸着快到上班时间了,一直没等来元松,汤子苓只好在便利贴上留了言,回到了卧室。
这天只睡了不到五个小时,汤子苓却一点都不觉得疲累,吃过晚餐后早早出了门,准备去家属楼吊唁去世的三位老人。
汤子苓记得其中一位奶奶特别喜欢千日红,去花店看了看,没有新鲜的,不过干花也很漂亮,买了一大捧。
灵堂摆在了家属楼小广场建起的平房接待室里。没有披麻戴孝,没有号啕痛哭,接待室里气氛很平和,老人朝夕相处的朋友、带过的小朋友轻声细语地对着他们的遗像告别,跟平时在一块儿唠嗑聊天没什么两样。
“吴大姐看到可要高兴坏了。”几位老太太开心地接过花束,放在吴奶奶的遗像边,拉着汤子苓聊了一会儿,就催他赶紧去上班,别迟到了。
汤子苓知道,这是老人对年轻人最朴素的体贴和疼
爱。毕竟,如今的世道虽没听说谁缺衣少食的过不下去,可也跟从前不能比。如今的生活真就是大多数人都为了一日三餐奔走,有份儿稳定的工作不容易,耽误工作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大罪过。
虽然大家都说年纪大了无病无痛地走是喜丧,可终究再也见不着了,心中难免还是伤感。汤子苓放空了一路,到单位后听到小刘咋咋呼呼地围着池塘打转,问他要不要把安置在一楼诊所里的鱼放进去试试,他才打起精神来。
“放进去试试吧。”
见池塘里的水蓄得差不多了,汤子苓跟小刘一块儿去106室搬了鱼缸过来。试探性地将鱼缸浸在池塘水中,只见里面的鱼不带一丝犹豫的,立刻摆着鱼尾离开狭小的玻璃窝,奔向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