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纸上的最后几行,全部都是针对织布机的改造还有冶铁相关的疑问。
不是凭空探讨,而是已经落在实处的疑问。
很明显,叫陈一的这个人,已经开始实践。
我细细地算着。
开授课程不过四个月,故事传播开来不过三个月。
能敏锐地从故事中得到启发。
能立刻将课堂上的原理应用。
并有能力着手改良,有能力反复试错。
这个陈一究竟是何身份。
我握着纸张的指尖有些发凉。
我面上不显,依旧提笔写了回答交给夫子。
第33章
转天一早,我就去了学堂。
下学后,我抬步走向夫子休息时用的茶堂,陈一果然在那里。
很多年后,我再回忆今天的场景,已经有些模糊。
但是裴弈站在桃花树下,花瓣满肩,少年意气的模样倒依然清晰。
只不过那时我还不知道他叫这个名字。
第34章
他似乎有些意外。
我猜他早就知道这家学堂的「老师」另有其人,但是没想到是会像我这么小。
「敢问,这位……小先生可能为在下解惑?」他端正地行了一礼。
我侧身避过。
「解惑不敢当。」我粗着嗓子道。
此人背景深不可测,有财力有人力,连冶钢也能说试就试,若想算计我,我应当丝毫没有招架之力。
所以不妨把话说得明白些。
「公子提的问题不难解答,只是在下想问一句,公子志在何处呢?」
他抖开纸张,指着上面的字。
「小先生高才,寥寥几句可值万金。想必开设学堂是为天下生民立命,陈某愚钝,但也愿与君同道。」
「也许我的道,并非你的道呢?」我定定地看向他。
「京城富户竞豪奢,可我走过乡野僻壤,食不饱、穿不暖者大有人在。每逢冷冬年份,一家人把所有的布料都盖在身上,也要被冻死。」
「若逢天灾人祸,辛苦一年的收成还抵不上税收,多数无米下锅。」
「诚如公子所说,这几个故事可值万金。可这万金却不是我想要的。」
他听后,眸色深了深。
我知他听懂了。
如果他只是想通过我,帮助他造机器、增粮产、炼钢铁发财,而不是受用于民。
那我宁可自毁长城。
「民生多艰,公子生于云端之上,怎会懂得。」
他叹了口气,「陈某懂得。」
我笑了笑,意思不言而喻。
我抬眼看他。
他却又重复了一遍,「吃不饱、穿不暖的滋味,我懂得。」
他格外认真地看着我。
告诉我,他不知道我为何懂这些,他不想也不会追问。
只是如果真的有能让所有人都吃饱穿暖的办法,是天下生民之幸。
他冲我深深一拜,抬起头来说道,「请小先生赐教。」
他的眼睛生得很好看。
透出的感觉我也很熟悉。
我在我娘的眼睛里看到过。
我想了想。
点了头。
第35章
就这样,他不戳破我的女儿身。
我也不追问他的身份。
就当是我们只是暂时同行的搭档。
我把他送来的改良到一半的织布机重新画了份图纸,虽然离真正的飞梭织布机还是有些差距。
但足以将效率提升几倍了。
果然,一月后他送来了几匹成品。
还特别高兴地告诉我,以前几个织工需要半天才能织完的布匹,现在一个人一个时辰就可以做完了。
只要能够推广开来,不出几年。
也许真的能够人人穿暖。
第36章
入秋后,我祖母上山礼佛,家中更松快了些。
我与陈一在学堂接头,他给我反馈实际使用中的问题,我给他调整图纸。
来得勤了,一来二去也与这一批学生熟了些。
有个同学打趣,说我身子骨也太瘦弱了些,他发了工钱,真应该给我买两斤大骨补补。
他在附近的一处餐馆当帮厨,下了工有空会过来听学。
他说得兴起,下意识地就伸手过来搭我的肩膀。
却被陈一架住。
他不觉有他,絮叨了几句就转身忙别的去了。
我回头看向他,无声地感谢他替我解围。
他耳尖儿红了点,但没有再多说。
只是告诉我,他请了百十来个有经验的老农,在试验我的杂交水稻。如果顺利的话,明年第二季稻子出来,就能进行初步的选种了。
第37章
我爹已经走了七个月,据说平叛的形势不太好。
祖母日日在上山替他祈福,过年也没回来。
府中的除夕过得有些冷清。
祭完祖后,我娘便让各房自己回院守岁,也更自在些。
我在我娘的屋子里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