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凝歌淡淡道:“说来说去就是穷,既然拿不出银子,那就想办法从其它地方填补亏损。”
“其它地方?”
“嗯,户部底下那些官员这些年可没少捞油水,把他们全部吊起来打一顿,肯定能掉不少银子出来。”
“弹劾他们的证据下官已送到了皇上手中,可皇上并没有惩治的意思,甚至连提都没有提。”高思安头疼道,“下官有心将那些贪官污吏送去牢中审一审,但没有定下罪名,就不能轻易动他们。”
“既然皇上不急着惩治,你也不用着急,每日躺在皇帝跟前哭穷就行。”
反正国库里就那么点银子,高思安纵使有再大的本事也变不出金元宝来,面对重重压迫,皇帝只能彻查这桩贪污案,借此救济灾民。
“下官明白该怎么做了,多谢王妃指点。”
“指点不敢当,只是为大人出谋划策罢了,还有一桩事,那些灾民到城外后难免会被排挤,你让沈策带着北大营的人多在城门附近巡查,免得他们闹起来。”
“是,下官记住了。”
柳凝歌一语成谶,两日后,大批灾民聚集在了京都城外。
这些人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其中不乏年幼的孩子与病弱的老人。
沈策看着于心不忍,亲自掏腰包施粥救济这群苦命百姓,可他那点银子根本是杯水车薪,只能勉强让这群人不饿死,起不了根本性的作用。
他看着越来越多的灾民,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恰好皇帝召见,又急匆匆去了宫中。
出乎意料的是,养心殿内除了他,还有柳凝歌。
“沈将军,朕宣你前来,是要一起商议安置灾民的事。”
沈策右眼皮跳了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皇上想出解决此事的对策了么?”
“嗯,朕打算暂且将这件事交给你和秦王妃。”
“啊?”他茫然抬起头,“秦王妃只是一介女流,并非朝中臣子,灾情是国事,让她负责是不是不太妥帖?”
“没什么不妥帖的,国难当头,她是秦王妃,也算皇室中人,理应出一份力。”
第558章 中暑晕倒
如此冠冕堂皇的话,听着人几欲作呕。
皇帝的脸皮真够厚的,好歹是九五之尊的天子,却整日惦记着从儿媳妇口袋里捞银子。
这几年来每逢灾情,基本上都是秦王和王妃想法子摆平,时间一久,皇帝就养成了依赖性,现在秦禹寒不在京中,就想着把柳凝歌推出来顶事。
只可惜,这次秦王妃并没有配合。
“皇上,臣妾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后院女子,哪里有本事处理国事,您还是另择一位有才能之人吧。”
“秦王妃,你的天香楼和南风馆日进斗金,现在让你拿些银子出来救济灾民,这也是理所应当的,莫要再推脱。”皇帝被拂了面子,难免有些不悦。
柳凝歌屈膝跪地,“请皇上明鉴,南风馆挣的那点银钱,全都贴补到了济世堂里,天香楼的银子还得换成军粮,维系边关将士们的温饱,实在拿不出多余的救济灾民了。”
“少在朕面前哭穷,军粮能花费多少银子,灾民之事迫在眉睫,必须尽快妥善解决。”
“皇上若不信,大可以派人去查账,臣妾是真的拿不出银子了。”
柳凝歌执意不配合,甚至抹起了眼泪。
沈策哪里见得了她流泪,拱手道:“皇上,臣可以作证,秦王妃的确没剩什么银子了。”
“你倒是对她的事很了解。”皇帝意味深长的扫了他一眼,“既然拿不出银子,那你们倒是说说,这事要如何解决?
柳凝歌:“政事自然该朝臣们商议出个章程,臣妾不敢妄议国政,还望皇上体谅。”
“哼,别以为朕不知晓你在装模作样哭穷,既然不肯拿银子,那就带着济世堂里的大夫去城外住着吧,为那些流民免费诊治。”
“……是。”
皇帝没达到目的,心情极其恶劣,柳凝歌和沈策走出养心殿,灼热的阳光刺得人眼睛有些不适。
沈将军谩骂道:“好歹是皇帝,居然仗着身份欺负一个女人,真是龌龊!”
“好了,少说几句,当心被人听见。”
“凝歌,现在不少人眼睛都盯在你身上,我估摸着皇上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想尽法子让你拿银子出来救济灾民。”
“那他就想着吧,这件事我绝不会答应。”
一旦开了头,安抚灾民的银子,买救济粮的银子,甚至于修葺水坝的银子都得让她出。
人心不足蛇吞象,她挣点钱不容易,绝不会上赶着当冤大头。
不管怎么样,皇帝命令已下,柳凝歌只能带着济世堂的大夫去了城外安营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