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一个劲儿的欢呼着。
这里的动静闹得太大,很快吸引了柳凝歌的注意,她带着折影走来,看着扭打在一起的两人,脸黑了一片。
“将这两人分开。”
“是。”折影上前,将缠斗在一起的两人强行分开,“都规矩点!”
两个鼻青脸肿的男人不服气的梗着脖子,好像有什么深仇大恨一般。
柳凝歌冷笑:“怎么,吃饱了饭力气没地方用是吧?”
瘦弱些的男子委屈道:“王妃,我本来不想动手的,可这个人抢走了我的帐篷,还骂我是废物。”
另一位男子反驳道:“王妃,您千万别听他胡说,这都是污蔑。”
“够了!”柳凝歌喝斥道,“既然你们两个力气这么足,今天就不必吃饭了。”
两人被吓得噤了声,不敢再开口。
柳凝歌冷哼一声,拂袖离开了此处。
折影在后面跟着,道:“王妃,难民鱼龙混杂,谁也没法保证有没有太子派来的人,您可得想个法子防范着才行啊。”
“难民每日都在涌入,我有心一一审查,却根本不可能。”只盼着朝廷能够早点商议出对策,否则真的要乱了套了。
政务殿——
一群文臣武将聚在一起,正在争辩着难民安置之事。
“要我说,应该将难民送到其它村落里,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能融入进去。”
旁边的官员摇头,“不妥,村落里的百姓都很排外,不会轻易接受外来人。”
“没错,难民们数量太多庞大,须得想个更好的法子安置才行。”
沈策:“你们推来推去,谁也说不出个好办法,这都拖了几日了,究竟何时才能拟定章程?!”
酸唧唧的尚书说道:“沈将军在边境征战,不懂我们这些文臣的难处,这事既得办的漂亮,又得处处都顾及,实在是难办呐。”
另一位性情耿直的武将道:“有什么难办的,说白了不就是国库没钱么,要我说,干脆大家伙一人出一点,凑合凑合,也够帮那些百姓渡过难关了。”
“将军啊,我们的俸禄就那么一点,还得养活府中妻儿老小,哪里拿得出多余的接济难民?您就别开玩笑了。”
“本王认为此法子或许可行。”沉默半晌的秦禹寒陡然开了口,“各位大人身居要位,俸禄也不算少,拿出些来应当不是问题。”
第251章 难民闹事
文臣们嘴一张就开始哭穷,“王爷,您身份尊贵,不知柴米油盐的金贵,我们这些人领着微薄的俸禄,每个月肉都不敢多吃几顿,哪还能拿得出闲钱啊!”
“文大人说的没错,我们的确拿不出银子来,还望王爷明鉴。”
这群人都自诩为父母官,可真到了节骨眼上,根本不顾百姓死活。
如今救治难民的银钱都是柳凝歌出的,长期以往下去,会是一笔不菲的数目。
这群酒囊饭袋们见有人愿意当冤大头,根本没把难民之事放在心上,只想着一拖再拖。
若是不让他们肉疼,这事就算拖到明年也解决不了。
沈策露出了嘲讽的笑容,“大人们吃着山珍海味,喝着琼浆玉液,个个养的膘肥肉壮,怎么这会儿倒是哭起穷来了?”
“沈将军,你……”
“这件事本将军会上折子呈报给皇上,相信圣上定会感念各位慷慨解囊的心意,今后升官发财,指日可待啊。”
这几句话,竟是将事情定了下来。
文臣们个个像吞了苍蝇,脸色难看至极。
“行了,今天就先商议到这,散了吧。”
“是。”
群臣散去,秦禹寒与沈策并肩走向宫外。
沈策:“凝歌还受着伤,整日为流民奔波,身子还吃得消么?”
“伤势已无碍了,凝歌知晓分寸。”
“要我说,你就该把这只烫手山芋丢给秦竹,他是大梁太子,帮着处置难民是分内之事。”
“依照他的行事作风,说不定会暗中派人将难民全都杀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这群无辜百姓受难。”
沈策叹息。
他们戎马征战,抛头颅洒热血,不就是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么?
可如今民不聊生,哪里是他们所期盼的模样。
“唉,不说这些了,等官员们捐赠的银子筹集起来,就帮难民们寻个荒废的地方,重新建造村落。”
逃难至此,再回故土已是不可能了,更何况北方受灾严重,再次恢复繁盛还不知要猴年马月。
“嗯,地方你去找,本王得看好那群难民,以免闹出祸乱。”
“好。”
隔日一早,沈策上书给了帝王。皇帝看完后,对他的提议很赞同,同时也夸赞了那群愿意‘慷慨解囊’的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