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缕(双重生)+番外(56)

前世沈嵘贵为摄政王,不知被多少别有用心之人诋毁,但那又如何,是非公道不仅存于史书之上,还在百姓的心中。

“还不快滚,难道还要我‘送’你们出去吗?”

说罢,顾婵漪又将长鞭甩出,在青砖地面上留下一道浅浅鞭痕。

王氏吓得浑身发颤,脸白唇紫。

王蕴亦是面色难看,难以置信且阴郁地盯着顾婵漪。

然而,她们却不敢继续在听荷轩中闹腾,只得由仆妇搀扶着离开听荷轩。

一行人具是脚步慌乱,全无最初的趾高气昂。

王氏走到院门边,不知死活地停了下来,指着顾婵漪,骂骂咧咧。

“你如此粗俗无礼,不知仁义廉孝,日后定无人敢求娶于你,你且在府中,守着这些金银孤独终老,成为整个平邺的笑话吧!”

在王氏说要将她押去柴房时,尚能面不改色的盛嬷嬷,此时听到这话,勃然大怒,快步冲了过去。

“你这毒妇,竟敢咒我家姑娘,老娘跟你拼了!”

小荷一见自家阿娘冲了过去,她也撸起袖子,跟了上去。

王氏身边的仆妇见状,吓得两股战战,王蕴连忙出声,“还愣着干什么,老夫人怒火攻心,口不择言,还不赶紧将老夫人抬回兰馨院!”

不等盛嬷嬷与小荷冲到面前,那些仆妇便手脚麻利地抬起王氏,头也不回地跑离听荷轩。

盛嬷嬷站在院门外,单手叉腰,高声喊道:“有本事别走啊!你们且管好自个的嘴巴,若老娘听到一句我家姑娘的不是,老娘定要你们好看!”

小荷左右瞧了瞧,捡起院门边的小石头,用力扔了过去,纷纷砸中几个落后仆妇的后脑勺。

小荷拍拍手,双手叉腰,喜滋滋地扬头,“虽几日未练,但准头还在。”

纯钧惊诧不已地看着小荷,竟不知这位素日乖巧得有些傻乎乎的女婢,竟如此厉害。

“你这准头是如何练的?”纯钧不由好奇道。

小荷偏头看他一眼,得意洋洋,“若你每日要用石头驱赶屋中老鼠,如此多年,你也有这般高的准头。”

纯钧目瞪口呆,“竟是砸老鼠练出来的?!”

第三十章

顾婵漪回身在台阶上席地而坐, 看着院中的匣子,笑得眉眼弯弯。

“嬷嬷, 快将这些东西登记造册, 放入库房中,等阿兄回来,让阿兄看看他得的这些赏赐。”

盛嬷嬷自然点头应好, 她犹豫片刻,还是出声道:“姑娘, 这些年来,逢年过节、大小吉庆之日,宫中均有赏赐,如今皆在二房的库中, 我们该如何要回来?”

顾婵漪轻笑, 嘴角上扬,眼眸明亮, 宛若林间的幼狐, 既狡黠又聪慧。

她有一下没一下地摸着长鞭,“不急。”

“嬷嬷有所不知,宫中御制之物,于细微之处均有特殊的徽记。”

顾婵漪起身,走到匣子边, 随手拿起近前的金镶玉臂钏,对着西斜的日光,指着内侧, “嬷嬷, 你看。”

盛嬷嬷凑上前, 眯着眼睛仔细瞧, 方才发现金饰旁有两个小篆写成的“御李”二字。

“御乃御制之意,李则意为制作此物的乃是李姓匠人。”

今日她当着众奴仆的面,将话说得明明白白,若王蕴果真是个聪明人,自会将这些年来私藏的赏赐尽数归还。

若王氏与王蕴贪心不足,那在他们出府之日,这些便是他们行窃的物证。

盛嬷嬷见姑娘如此成竹在胸,便不再多言,令小荷与纯钧将匣子搬进库房,又让宵练将姑娘今日在外采购的东西安置好。

顾婵漪这才想起那两个要紧的匣子,天色已晚,不宜前往东篱轩,她只好抱着两个匣子进了里间。

将匣子仔细藏好,顾婵漪从书架上抽出历书,明日便是诸事皆宜的好日子。

顾婵漪捧着历书,小跑着到了库房外,朝里喊道:“嬷嬷,明日我要去崇莲寺。”

盛嬷嬷站在库房中,回身点头,“好,明日早膳,大家皆吃素食。”

“嬷嬷,我们一道去吧,慈空主持甚是和善,这些年来,多亏有主持照拂,我才能平安长大。”

盛嬷嬷闻言,自是认真点头,看来当年她选的没错,姑娘在崇莲寺中,确实比在府中更安稳。

“即便姑娘不提,老奴也要觍着脸一道去。”

郑国公府热热闹闹,礼亲王府却安静肃穆。

关辙山递上两封书信,沈嵘微微一愣,关辙山解释道:“午时在城中酒肆用膳时,偶遇将军的胞妹,听闻在下前来见亲王,故托在下送此书信。”

沈嵘垂眸,上面那封的字迹坚毅磅礴,似有杀伐之气,底下那封却清秀柔美。

沈嵘拿起底下那封,信中仅有“多谢”二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