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疑问,方夫子拿起了筷子……
“还真是啊,这肉吃着只有酱汁和芝麻味道,好香。”
“是吧,这可是我第三回吃这菜了,每回都吃不够呢……”
厨房里,江月见李翠和陈大厨忙完,就将他俩唤了过来,将这事儿说了。
“十六那日,我要忙过午市才能回来,那时候酒楼生意正忙,你俩肯定要留下一个的,所以,你俩谁比较想去啊。”
“小老板,我都行。”
“那…我跟小老板去吧,我这辈子还没去过书院呢,之前听孙账房讲过他在书院的事情,觉得还挺有趣味。”
“小翠想去,就让小翠去吧,我对书院的兴趣一般。”
“好,那我就带小翠去了,十六那日就辛苦你们了。”
将人定下后,江月就把李翠留了下来,跟她大致说了去书院做吃食的流程。
想着跟食肆差不多,江月的另一人选就是王大娃了,他熟悉这一流程,动作自然会快些。
“翠姐,你晚上下工后,跟大娃哥说说,让他这几天在食肆里交代好事情,十六那日跟我们一起去书院。”
“好,我记着了小老板。”
晚市下工后,李翠在酒楼门口一看到王大娃,就把这事儿跟他说了。
“去书院做吃食?阿月现在还接这活儿了?”
“是陈夫子找来的,说是书院开了二十个年头,他们院长想在那日热闹热闹,就找到小老板这儿了。”
“都开了二十个年头,确实该热闹下。诶,你说阿月的酒楼能不能开上二十个年头啊,还有她的食肆和食肆二号。”
“食肆二号还真说不准,毕竟是小老板租来的,以后可能会换了地方?不过酒楼和食肆我觉得肯定是可以的,说不准还能开得再长些。”
“我也是这么想的,开得长些好啊,我做工的时间也就更长,以后我可能就成了食肆里的,那什么……元老,对,没错,就是元老。”
李翠听着这话,忍不住想了想二十年后,王大娃还在食肆里做吃食的模样,说实话,她觉得那场面挺逗的,但也有说不上来的感觉,要真能那样,也很是不错。
有这想法的,今晚不只有王大娃和李翠,还有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江父江母。
一开始,他们只盼着卖野菜饼能挣些文钱,一家人的日子能好过些,再就开了食肆,开了大酒楼,现在又住上新屋,这剩下的盼头,不就是盼着他们的生意能做的长久吗?
不过食肆要开二十年头的日子还长着,镇上的书院再过几天,便满二十年头了。
江月在第二天下午忙完后,拿着她的本子,将要做的吃食写了下来。
十六那日,她要去书院做些早食和午食,想着书生们和夫子们的不同口味,江月还是决定多做些吃食种类出来,好让他们都能吃到自己喜欢的。
临近十六,江月带着李翠去了书院,找了院里的陈夫子,让他带着她们去学生们吃饭的地方瞧了瞧。
一到那儿,江月就发现了他们书院的饭堂委实不小。
第441章 去书院做吃食2
“小老板,我们的饭堂挺大的吧,最开始是照着学生们的人数弄的,那时候还挺热闹,后来可能是吃多了,饭堂的生意便淡了些,每到饭点,这里只能坐下大半。”
陈夫子将这话说完,又觉得不好跟江月说这些,止住话头后,带着江月将这饭堂好好逛了逛。
江月先是跟着陈夫子去了里头的厨房,待他将她和李翠介绍给厨房里的厨子后,江月才仔细看了看饭堂里的厨房,跟外面一样,书院里的厨房空间也大,干活的时候会方便许多。
“小老板,这里就是我们放食材的地方了,十六那日,除了牛羊肉和贵些的干货海货,我们备不上,其他普通的食材,都能备齐。”
“大鹅我们也有。”
江月正想理解的点点头,听到陈夫子这话,倒是和李翠乐了一会儿,有大鹅好啊,她能做些别的吃食呢。
“陈夫子,这是我写好的食材清单,您们尽量照着这上面的买,不过要是街上有别的新食材,也可以买些回来的。”
陈夫子将这清单收下,简单看过后,就把这单子给了厨房里负责采买的人,交代他一定要将这些食材买齐了。
等江月他们一走,这负责采买的人赶紧将这纸头打开来,好好看了下。
“这上头写的食材普普通通啊,也都是我们平常会买的东西,没啥特别之处,陈夫子怎么会请一个小姑娘来书院做吃食啊,我想不明白,明明我们这里就有经验老道的师傅。”
采买的人不解,一旁的胖厨子赶紧接过话头。
“小姑娘?那可不是普通的小姑娘,那是百味楼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