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娇娇+番外(64)

作者:无有竹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秦娇朝她俩笑了笑,紧着几下咬碎冰块,连嚼带咽了事。

秦姝指了指她,再没说话,扯了扯棉斗篷,说:“天气冷的很,做针线也不利索,来看看你在做什么。”

大冬天么,也没什么做的,看看书,讨论讨论吃食,哄两个孩子玩一玩,也是她如今的正事了。

太太们倒是忙的很,都在清理祭器准备祭食,这些事情也烦琐的很,大半天都在储器间擦洗器物,好在里头烧了火盆,煮着茶水,说说笑笑的,一天也就下来了。

还要准备祭食,有的要生祭,有的要熟祭,瓜果桃子要用拈面祭,将面果子拈成瓜果状,点上颜色,蒸熟以后摆盘放好,祭到年二十八,重新换上新做的面果子。

因着要祭祀同一个祖宗,三房七院都在一起做祭品,杀猪宰羊的倒是热闹的很,这些场合不适合孩子们去看,所以让各家稍大些的孩子看照着小些的孩子,不让他们闹腾。

秦润秦姝有空闲串门是因为这两个人,一个没耐心哄孩子,一个有耐心,却是人家亲娘不放心给她哄,怕尿了饿了冷了处置的不得当,俱都送到老太太那里,那边能哄孩子的人多,且让人放心。

秦娇领两人回屋,叫小甲端来一盘猪油混糖小方饼并杏仁糕,再捡一些果干儿,倒上一壶大麦红枣陈皮茶,午时吃一些辅食垫巴垫巴肚子,下一顿饭应该在天黑才能吃上。

屋里点了两个火盆,仍然凉浸浸的,并不敢脱了厚衣裳。

冬天只点了火盆,屋里只比外头暖和一些,为着这个,秦娇说不如在屋里砌个火炉,这样更暖和。

然后三老太爷说不必砌,就这样才好,食半饱穿半暖,半饥半寒时,才能换起身体的阳气,挨过几年,遇了饥寒,就不容易生病了。暖屋锦衣的穿着住着,虽体表温暖,内里却寒凉,没了火性,这么着,若是感了外邪,内里不能抵抗,就会病倒,且不易痊愈。

那秦娇还能说什么呢,只能挨着。

好在她身上肉多,火气壮,从入秋到如今,连个喷嚏都没打过。秦毓秦疏也每天拿着把木剑嘿嘿哈哈的,精力旺盛,火气也攒的足,没感过风寒外邪。

像秦润秦姝这种瘦的一吹就倒的体质,既不耐夏,又不耐冬,自天气转凉,她俩的手指上的青白色一直没退过,下了雪,更是冷到骨子里,穿着棉衣系着斗篷,还是冷的厉害。

大麦茶热热的,又有枣子温养,喝下去暖暖的尤为舒服,将茶盏捧手里捂了好一会儿,指尖上才泛上暖意,有了红润之色。

各自拈着吃了一块杏仁糕,再不吃了。

她们两个秀致的很,不大吃荤腥,就连猪油做的混糖方饼,也嫌腻的很,脂油做的糖包子,更是一口都不吃。生葱生蒜生姜都不吃,嫌弃口里带了腌臜味,不雅的很。

秦娇是无所谓的,肉也吃,葱蒜也吃,生葱裹大饼吃上一顿,再漱了口,喝上两碗香茶糊弄一下,也就得了,再说有味儿,就少说话,遇着人只管抿嘴笑,还用帕子半掩半捂着,谁能闻着什么。

她也神仙样儿过,如今一样反璞归了真。

作者有话说:

第二十七章

冬至祭祀节,男人连同才会走路的哥儿都要去祠堂磕头,上了祖谱的太太奶奶会在祠堂外的一个供院里磕头,未出阁的女孩子们,又在供院外头的一个过堂里磕头。

东府跟北罗巷的排场搞的隆重,祭的三牲都是完整一只的,整只的牛羊猪,用木架子架起来,几十个人一齐抬进来,都用黄表纸覆了,又在上头盖一大张祭词。

三小房也祭的整只,不过就两个大牲,一只猪一只羊,余下的就是鸡鸭鱼,八样供菜,八样面果子。

天气阴冷非常,还有风,祠堂和供院都被高墙围着,还能避一避冷风,过堂里穿堂风一走,顿时能冷进骨头缝里。于是大家都挤在一块儿,躲在大排柱后头避风。

好在祭礼走的快,一房一个唱礼者,这边唱着,那头的祭物都陆续抬进去,点香打供磕头,一气呵成,不多时,供院的地上就摆满了祭品。

最后一磕头,添了香烛灯油,都如释重负一般,扯着斗篷和大毛氅衣,依着顺序出了祠堂。

各回各家。

生祭供品要摆满三日,才能处置。

秦氏诸人不吃供过的祭品,也不能扔,而是会运到城外的寺庙中,由寺庙中人舍给附近穷苦百姓。

这一场舍祭,声势也不小,城里城外生活困顿的人家都跟在秦氏后头,就为秦氏舍予他们的一刀肉。

秦氏的好名声,会在清明、中元、冬至日达到最盛。

百姓不读书,不知道秦氏在文坛上的地位,他们只管自家一年到头的吃穿,若秦氏能叫他们一年中能吃三次肉,那必定是极怜贫积善的好人家。

上一篇:我的助理是影帝下一篇:送君千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