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娇娇+番外(6)

作者:无有竹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三老太太颇同意的点头:“是该说上一说的。”

秦娇无奈的放下针线,她实在做不了这个,好一幅秀丽的叶子,让她绣的一摊绿泥似的,真真难看。

起身回屋给三老爷取出紫泥小茶壶并小茶杯,倒上茶说:“不是什么大事,左不过是姐妹间的逗嘴取笑,她说我肥如豖,我说她瘦如鼠,是排骨成了精,她说不过我,反倒自己气哭了。我原就生的胖些,她们说就说吧,哪能拘着人说大真话。”

三老太爷呵呵笑,小姑娘们斗嘴取笑罢了,倒真不必放在心上。

于是说了让秦娇随他去北巷二老太爷家的事,让她拾掇一身出去见人的衣裳,明日一早借乘大老太爷的车子一道儿去北巷。

三老太太说:“也好,去北巷能躲个清净,我们明儿也去东府吃宴过节,许是要晚些才能回来,你们若先头回来了,就自己歇了,不用去东府了。”

三老太爷应了,坐下来闲着无聊,又实在不想看书,就一人捏了两副棋子,自顾自慢吞吞下了起来。

……

东府上的马车是青缎围子,西府三房的马车是青油布围子,老车驾的制式木头都一样,就独车围子不一样。

青油布车子一进北巷,那里候着的人就知道是老四房的人来了,不敢马虎,上来了几个小子殷勤着放马凳,并恭身去扶里头的老主家们出来。

秦娇先跳下车来,揭了帘子,大老太爷二老太爷扶着搭来的手相继出去,三老太爷才慢慢的挪到门口,搭着手仔细下了车子,摆手,不让那些小子跟上伺候,扶着秦娇往府里走。

东府的几个老太爷早到了一刻,都在院里的荼靡架下坐了,荼靡花已半败模样,香气尤存,正比开的灿灿时还清爽宜人些,借着残存的花香,没再燃别的香丸。

三老太爷说:一院子的老朽。

秦娇将祖父伺候坐下添了茶盏后,才正襟拜见这一院子的祖父,直拜的头晕眼花时,才将人都见全了礼。

西府三房人惯唤她“娇娇”,东府的人却惯唤她“二十二娘”,北巷也随东府唤她的次序,家业大,孩子多,分不清哪个是哪个,就全府混着排序,大家见了也多以次序相称。

各家都有一屋子的孙女,见了秦娇也只作平常后辈对待,与她说两句就算是关爱了。倒是大家很关心三老太爷的身子,各自嘱咐了些保养的话,然后说起别的,家事国事天下事,漫说一通。

秦娇安静坐在三老太爷身侧的小凳上,一句话头不往里插,偶尔三老太爷咳嗽几声,她就给拍拍背抚抚胸口,拿了痰盂接痰,再倒茶给他漱口,后将痰盂递给边上伺候的人,她们清理了之后又换上干净的盂沙来放在她手边。

秦家的太爷们难免有些儒酸气,偶尔会说一回“女子不登大雅之堂”的偏见之话,许多正经场合是不许家里女眷去的,女人们该去的场合他们也是不去的,言说乾有乾道,坤有坤道,各自做好份内之事便好,否则会乱了天理伦常。

很守旧礼的样子。

但在秦娇看来,他们也不是全然守礼,当他们愿意守礼的时候,他们才守礼,当他们愿意弄权的时候,这个天理伦常便是口中随便说说而已。

但不防碍耶些将他们当做天的女人们,将他们的话奉为圭臬,时时谨记在心,且小心遵守。

当一件不甚合理的事情被人依循遵守的时间长了,它便会被世人误以为,那是真正的道理。

作者有话说:

我怕又有人说我是在宏扬封建礼教,我是不在意她说这个的,但不否认,这些话会带来数据的变化,那就只能避免在书里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言论。

本作者在这里郑重申明,我不宏扬封建礼教,但在文里难免会出现一些关于这种事情,不能因为它有糟粕的一面就否定它的存在,它本身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构成,我们能选择对它弃之不用,却不能否定它存在,因为真正的道理常常是和谬论交缠着的,只看我们怎么辨别而已。

第三章

秦娇不插话,也不做别的哗众取宠之事,在秦府一众太爷看来,便是一种安守本分的态度,很值得夸一夸。又怕她小人家家的不禁夸,便夸的有些隐晦,独他们知道其中的意思,秦娇是不懂的。

三老太爷听的高兴,胃口一开,席间难免多吃了几口,还吃了半个粽子,另一半分给秦娇吃了。

北巷秦府虽不如南巷东府,却比西府好多了,席上的饭菜很精致,做的也软烂清淡,养身的功效也足,很适合牙口不太好的老太爷们。

秦娇吃着是有些不合口的,不过她胃口一向好,能吃饱肚子的饭食她都不挑,席间吃了三老太爷没吃了的那一份。几个老太爷见她伺候祖父颇有些得心应手,又憨然可爱,俱都怜惜于她,将自家桌上的菜品分了一些给她,一顿饭吃完,好似身体又圆润了几分。

上一篇:我的助理是影帝下一篇:送君千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