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
孩子复课了,复课前的各种准备像在打一场仗,班主任就是调度总指挥,她指哪儿我们就得打哪儿,每天不是在做核酸,就是在做核酸的路上,排队都能排大半天,再焦焦切切的等结果,然后上传,第二天继续重复前一天的所有事情……
封控前,我们树下的树还是绿的,解封后,树干已经光秃秃了,我们与大半个秋天失约了。
第八十二章
三老太太念叨着六老爷, 说他该回来了,但三老太爷说:“且早着呢,他要是在榜里头, 还得等着去吏部上报名录,完了去候补司备报名录, 这些事,没个把月办不下来。”
三老太太这才恍然:“这么说, 朝廷还得给六儿授官?”
三老太爷点头:“新帝才上位, 这一科正经是他的门生, 为着天子的体面,这一科进士必是要授些官职以示恩重之义的。六儿学识才干皆不落于人, 又是秦氏子弟,唔, 想是要授官的。”
这本该是好事, 倒惹的三老太太生出一场惆怅,这授官, 不能授回西平府是不是?那就是得去别处上任?哎哟,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都说不清了。
然后三老太太就想着, 秦娇也到了与人说亲的年龄, 万一跟着父母去了别处,不就得嫁去别处?这可不成, 娇娇儿还是嫁在近处好, 宗族亲人都离的近,她的底气才硬实。
想过这茬, 又想起了另一茬, 她不免担忧的问三老太爷:“六儿该不会擅自将娇娇儿许给他同年人家的哥儿吧?”毕竟, 这种事常有,许多人家为了通家之好或是什么的,总喜欢将各自的儿女凑成一对儿。
三老太爷完全不担心这个,他摇头答道:“不会。”
秦娇要是平常心性的女孩儿,她爹为着给她图个太平富贵,说不准会与至交家里结亲,可这孩子太有主见,好不好的,得她自己说了才算。
什么算好?什么算不好?
六太太以为的好就是特别实在的好,家境殷厚,不管发生了天灾还是人祸,一家子的吃穿都不受影响,别人家怎么着且不管,先得管自家能活下去才行。最好,还有个功名或官职,这是除生死之外的大体面,乡员外家的太太也不缺吃穿,可她就是没有体面,只能在乡野里使威作福,做不了别处的上宾,还得被人嗤一声“乡婆子”。
真正的好处,得安稳,还得有体面。
这一两年没急着给秦娇相看人家就是为了后者,西平府的富户不少,比秦氏更富庶的人家也多的很,但只图富庶不成事,还得图他家门第高不高,子弟有没有出息……东府北巷那么多适龄的姑娘,论体面,人家比自家有体面,论富贵,人家比自家富贵,真要跟在她们后头相看,也只能捡她们挑剩的,可自家姑娘也金尊玉贵的,凭什么捡剩呢?
若是六老爷中了举人,自家就不用挑剩的了,若是六老爷中进士,就再轮不到别人挑自家了,得反着来,轮到自家先挑了。
西平府才俊没个千二八百,也有三五百,就不信这三五百人里还寻不到一家合适的人家。
六太太是真不急的。
六太太不急,可秦毓急,他急着问秦娇:“你那是……什么个意思?”
秦娇rua着一只小狸花猫,rua的它舒服的直打呼噜,眯着眼睛懒洋洋的卧在她手心里,小小绒绒一团,可爱极了。
秦毓这会儿可没心思看猫,焦急的等着秦娇的回答,秦娇淡淡开口:“阿毓,我看中他了。”
哎哟这……秦毓都分不清心里是个什么滋味,他不由的说道:“他除了一张脸,再找不出别的好处了,天天冷着一张脸,又惯喜欢独来独往,与一众同窗都不亲近,就连对大老爷大太太家的族兄们,也不甚热络,我瞧着他像心冷肺冷,凉寡之人。怎么就偏偏瞧中他了?”
秦娇揉了揉小猫耳朵,温声道:“看人不能端看表面,温情之人最寡性,多情之人最无情,冷情之人最重情,他自幼长于先大老太太膝下,大老太太没了的时候,他才十二岁,因为大老太太说他穿红衣好看,他就一直穿了许多年都没换过。他能在大老爷大太太跟前自在的使自己的小性子,你说这算不算亲近?真客气的人,可不会在别人面前露出真脾气。这些并不是我看中他的理由,我要看中一个人,中意就中意,要什么理由。”我就是吃他的颜,还有比这更直接的理由么?
秦毓一时语塞,半晌才说一句:“那他……啥心思啊?”
啥心思啊?
想来,应该是知道了她的心思吧。
……
魏恣行的院里摆了两块大石头,一块上面刻了“洗雪”,一块上面刻了“沉雪”,这两块是他十六岁时叫人刻下的,那时的心境,如今他已经不愿更多回想,想多了会有股窘迫的羞耻感。但这两块石头一直没换了,因为现时的心境又与从前不一样,这两块石头代表的意义已无足轻重,且放着也好看,就让它继续放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