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娇娇+番外(159)

作者:无有竹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六老爷去新买的庄子才发现,以前的水沟如今变成了水潭,水潭边上落了几十处芦雁窝。半坡上新垦的梯田,最下面的两层都被水淹了,种的豆子才结了豆荚,一块已经淹死了,一块还没死掉,但从半杆处都浸在水里,怕也是活不了的。

潭里没鱼,这些芦雁就以这些嫩豆子为食,二亩多的豆田,半数都给叼空了。

芦雁长的与灰鹅一般大,狩猎时期,芦雁也是一种猎物,射回去与豆饭一起煮,便是早先时候的日常吃食。

六老爷心里不免有些意动,又见它们舒展羽毛,倚斜阳而飞,披了半身霞光,与秋水长荻自为一景,悠远又舒阔,便去了猎它们的心思。

且叫它们安稳住着吧。

一日凉过一日,夹衣裹身仍觉的冷,湿气也重,早上起来,树上的露珠多如雨滴,风一吹,落下来能将地面打湿。

早上醒来,搁床边放的衣裳触手都觉得潮,穿身上凉嗖嗖,很不舒服。三老太爷受不得湿寒,屋里早早生了火盆,见屯倒夜壶的时候顺便将两个老人的里衣搭火盆边烘着,烘暖和了才好上身。

荞麦豆子都熟了,收成不如夏粮,可有这些打底,起码再饿不死人。糜子黍子陆续也收了,场面上一空,芝麻油菜子麻籽也收回来,隔几天就运几车粮回来,都储进了仓里。

秋粮刚入库,一场薄雪恰时而来。

三老太爷还教孙儿孙女作画,去年落雪的光景犹在眼前,到今年又落了雪,虽然只过了短短一年,秦娇却觉的,这一年,过的比前几年加起来都漫长。

幸而,一切都过去了。

……

两府的往来又多了起来,低调了大半年,小灾年儿一过,东府又大张旗鼓的喧腾开来,今儿请人吃酒,明儿请人看戏,许是两家人多时不见还想念的紧,那边隔几天就派几个大爷来这边接老太爷老太太老爷太太们去东府吃宴看戏,一道儿连姑娘小爷都接了过去。

这头秦婉秦沅几个数落秦娇,说她自上次回家就不来了,口信儿也不来一句,真是转脸就将人抛脑后了。

秦娇不欲与她们多理论,只管赔笑,好赖由她们说,再没来是事实,没捎口信也是事实,事实面前,她向来不去狡辩。

那头四太太也训着二太太,说:“家里有难处怎么不说呢,姑太太走时千叮咛万嘱咐,说你们家老太爷老太太都是善性儿,宁愿自个儿吃亏也不爱麻烦人,叫我们多看照些,也顺道儿帮忖着些,怎么说,都是一个祖宗根下的骨肉亲,还亲上连了亲,咱们原就该更亲近些。我是忙着家里事,东一榔头西一梆子,搅的一身葫芦事头,外头的事也打听不着,我几次叫老爷问老二,家里缺了什么短了什么尽管说,我这头匀一匀,两家就都齐全了。他只说家里都好,我也当你家都好呢,再没想过会艰难到那个地步。老二说好呢,是他心孤高,又不大理俗事,可你管着一家子,内里事什么不清楚?与我说一声难道能烫了你的嘴?”

二太太能说什么呢,人穷理不通,四太太说什么都使得,自家又没真落到没吃没穿的地步,难道只为几颗鸡蛋就去跟人家张一回口么?

不好叫秦姝多听,打发她跟秦妤说话去。

大太太也与六太太说:“我听说你们家要买些禽畜,我的庄子里养了些,改天叫他六叔去挑一些带回去。”

大太太既说出口,那就由不得六太太推拒,就算她推拒了,大太太也会叫人将东西送来。

当下只能笑着应道:“那我就不推了,等他哪天得了空,去挑几只回来,原还愁过年没菜呢,这回总算消了我的愁肠。”

大太太这才点头道:“这么想才好。”

六太太也只能笑着附和,大太太是老世家出身,她只是个旧门第出身,见着大太太,她就觉的胆怵,一句都不敢驳回去。

但是当大太太说要再留秦娇住几日时,六太太却突然有了胆色,生是左拉右拽着没松口。

上一回只住了几天就换来半车的东西,那时就招了几句闲话,这一回再住进来,怕又要招闲话了。家里又不缺那么些东西,何必去担那些话头。

大太太也只能做罢。

……

秦娇以前不喜欢看戏,今年突然开始喜欢看戏,今日戏台上演的是《金玉奴》,原是叫姑娘们也看的,一年年的大了,说亲的说亲,订亲的订亲,该知事了。

《西厢记》《还魂记》也不禁看,里头艳词不算多,风月事又说的隐晦,不知事的姑娘只怕听不出里头的意思。不教多看是因着张生莺莺未有媒证先苟合,后来张生功成名就大团圆,怕教坏了家里女孩儿。《还魂记》里又讲的全是儿女私情,为着私情,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幽幽诡诡哀哀怨怨,怕耽了性情,也不宜多看。

上一篇:我的助理是影帝下一篇:送君千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