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后成了假死夫君的属下(80)

作者:客行逆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既要掩人耳目,现在挂也不早。”

柒鸢在尘卿手中收过不少香囊,虽然他总是信誓旦旦说是亲手所绣,可她并未相信。

这回瞧见他狼狈不堪,还不忘绣香囊,她心底没由来的软的一塌糊涂。

她虽然对绫罗绸缎以及绣样针法一窍不通,可还是觉得这香囊着实好看。

柒鸢招呼了几位太医将自家娇弱俊美而又颇为粘人的夫君安置好,便勤勤恳恳的替百姓换药去了。

天色渐晚,她终于为最后一个伤者换完了药,躺在床上的是位年轻女子,女子看见柒鸢腰间的香囊,艳羡的道:“姑娘腰间的香囊可真精巧,我在绣坊做工,还未见过这样讲究的针法,姑娘可真是心灵手巧。”

“此乃夫君所赠。”柒鸢声音平平的道。

“不知这香囊是在哪家铺子得来的?”

“是夫君亲手所绣。”

女子惊了一下,面上露出了然的笑容,“姑娘与你夫君一定很恩爱,世上男子经商入仕的多不胜数,愿为女子拿起绣活实在少之又少。”

“他一定极为爱重你。”

柒鸢面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有转身时加快的脚步,泄露出她的些许心绪。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眨眼柒鸢在福康巷子里停留了半月有余,巷子里起初人心惶惶的怪病如今传出去,众人身在其外,只当听话本一般。

痊愈的百姓经此大难,开明了许多,茶余饭后开始念叨起解冤司的旧事,众人凑在一堆,琢磨了许久,惊觉自南安王设立解冤司以来,解冤司竟然默默为了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百姓们不由的疑惑,他们往日到底为何将解冤司看成豺狼虎豹、索命恶鬼?

有人一拍脑袋,清醒了过来,往日他们以云家为重,云家在城内设了不少善堂,加之酒楼里学子论起时政也以云家为尊,久而久之,凡是与云家不对付的便被划成了恶人。

云家的良善与仁慈是从年轻书生口中吹捧出的,解冤司的善恶是他们实实在在亲眼所见,这下孰是孰非,众人心里也有了计较。

福康巷子最后几位病者好转后,高高矗立的墙壁已被解冤司的人打通,巷子经过怪病的洗礼,重现生机。

解冤司的人被召回后,柒鸢在巷子中多留了几日,准备细查怪病的起源。

宫内一位老太医撑着拐杖走了过来,“柒大人,既然福康巷子的怪病已经遏制,大人留在此处也是大材小用,大人不如早些回解冤司。”

柒鸢诧异的看了一眼老太医。太医在宫中做事,谨言慎行,甚少接近解冤司之人,今日竟然主动上门,实在稀奇。

柒鸢看着老太医诚恳的神色,道:“多谢诸位大人,只是此地仍有要案未清,此时离去不妥。”

老太医像是被雷劈了似的,愣了好一会子,顾不上体面了,直接哀求道:“柒大人行行好,您若是再不回去,我们太医院的人便要撑不住了。”

“大人何意?”

老太医看了看周围,随后压低了声音,“是您夫君,他这几日为了照看你,耗了大量珍贵的名贵药材,整日为您熬药膳。”

那些试药之时,得分成数份,用黄铜小秤称了的名贵药材如同流水一般随意丢进汤盅里,他们看了实在心如刀割。

老太医也觉自己有些无理,毕竟那尘卿公子财大气粗也不是人家的错。

可是他身为一个爱药如命的人,看不了这标暴殄天物之行,只得厚着脸皮来央求柒统领。

柒鸢领会了老太医的意思,忽的有几分脸红,就像是自己闺房之事被别人偷窥了去,而且瞧见的还是一群古板的恨不得将规矩刻在脑门上的人。

柒鸢应了老太医之请,没多会儿尘卿便慢悠悠的走了过来。

老太医还未走远,尘卿忽的靠近柒鸢,小声道:“阿鸢,他是不是来向你告状了?”

柒鸢不置可否。

尘卿喊了一声冤,“阿鸢可不要信他,我见你身子消瘦,怕你熬坏了身子,给你熬了补汤,为了说服他们,我给他们每人都送了一根几十年的老参。”

柒鸢微微抬眉,顾家送来的药材用完后,京内的药铺坐地涨价,尘卿动用了商铺的力量,从临近的冀州运了新的药材。此事由他一手经办,面容瞧着憔悴了不少。

“尘卿,福康巷子一事真是多亏有你。”

尘卿轻笑,“你我本就是一体,何况这药材也不是白白相赠,解冤司的人情旁人想求还求不来呢。”

柒鸢垂眸,冷若冰霜的面上静谧而又安然,唯有眉眼舒展,是画师耗干了笔墨也画不出的风情。

“此次一行,云家可曾为难过你?”

尘卿想起自己煨的药膳快好了,转头便要离开,柒鸢见他手忙脚乱,索性跟在他后头,一路进了太医们临时用的灶房。

上一篇:长安无恙下一篇:明月照危楼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