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婆婆在京里呆了半年,知道京里寸土寸金,原本打算开春在花盆里种上几株过瘾罢了,没想到竟然见了这么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
莫婆婆对尘卿更满意了,看着那片土地,眼前忍不住浮起那一串串艳红的果实,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后园寒凉,尘卿想着请莫婆婆回屋中坐,但莫婆婆心系她的良田,当即在后园的石桌上开始琢磨起了图纸来。这块地不算小,除了番椒,还有许多值得耕种的东西,她得好好计划一番,万万不可浪费。
这厢莫婆婆沉迷制图,尘卿也不好自己回厅内,过了一会儿柒荨抱着一枝小木剑来到了后园,“尘卿哥哥,阿姐交代过要我每日午时练半个时辰剑,可是婆婆忘了带沙漏过来。”
尘卿看着柒荨与柒鸢极为相似的脸,心底一软,回屋内取了一个沙漏过来。
柒荨乖乖的道了谢,便认真开始练剑了。
尘卿看着那个小小的女娃神色清冷的练着剑招,思绪不由的飘远了。
柒鸢小时也会像柒寻这样软软糯糯的,在冬日里穿的如同一个雪团子,却小大人一般认真的练着那些繁复的招式么?
那时她若是累了,会像寻常小娃一般向长辈撒娇吗?
可是很快尘卿便否定了这个想法,柒鸢曾经透露过她很小的时候就被师父带走,跟着师兄弟们一齐练武,她是师门最小的徒弟,却是筋骨最为上乘、最有天赋的一位弟子,是以练剑,打拳对她而言就像喝水吃饭一样简单。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了,小柒荨红着脸跑向尘卿,尘卿轻车熟路的给她喂了一个甜甜的蜜枣。
这是他近来养成的习惯。
柒鸢平日里不怎么喜欢进食,每日又时常办差,经常饿的手脚冰凉,他便抓住每一个给她喂食的机会。
柒荨嘴巴里甜甜的,若不是阿姐没有开口,她已经迫不及待想喊这个美人哥哥为姐夫了。
阿姐真是厉害,竟然寻了一个这么俊俏又这般善良和蔼的姐夫,比起她在京里见到小伙伴的那些眼高于顶的书生姐夫好太多了。
“莫婆婆,柒鸢再过一个时辰就要回来了,不如回屋中等着吧。”
尘卿见日头西斜,估摸着柒鸢马上下值了,便想先请莫婆婆与柒荨回屋,他自己则到小厨房里鼓弄起了一大早便让手下备下的好酒好菜。
莫婆婆与小柒荨可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惰之人,两人跟在尘卿身后开始忙活。
莫婆婆熟练的烧火,柒荨则拿着小竹筐帮着择菜,几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些闲事。
莫婆婆想起石田说起尘卿与柒鸢先前办的那场大婚,忽的有些心酸,“也不知道我们家小姐大婚时是何模样?她一个人在京中立足不易,又怕她的身份给我们带来麻烦,这么要紧的日子竟然这般草草的过了。”
莫婆婆想起当年柒鸢父母成亲时的盛况,戚夫人一袭火红的嫁衣,百姓与将士簇拥在他们周围,人们祝福的声音比鞭炮还要亮上几分,戚将军春风得意,在篝火旁开心的将美若天仙的妻子抱上了自己的肩膀。
想到这莫婆婆忽的看了尘卿一眼,微微咳了一声。
这位尘卿公子身子不像将军那般壮实,若是抱不起来,由小姐来抱也不是不可以。
尘卿听着莫婆婆的话,也想到了那日明艳美丽的新嫁娘,诚恳的夸道:“那日的柒鸢很美,她穿着大红色的喜服,头上戴着嵌东珠的头冠,比盛开的牡丹还要明艳。”
莫婆婆一脸神往:“小姐素日不喜红妆,说起来我也只有在及笄时见她穿过水红色的衣衫。”
“莫婆婆若是想看,不若我将那日柒鸢的装扮画下来。”
“当真?”莫婆婆一脸喜色,柒荨也一脸兴奋,“我也想看漂亮阿姐。”
尘卿与莫婆婆有相见恨晚之感,想起他让手下搜罗的时兴的衣衫款式,对着莫婆婆道:“阿鸢在解冤司升了职,日后少不了赴宴应酬,是该备上一些新衣,莫婆婆可愿意和我一道挑选几件。”
莫婆婆当即点了点头。她家小姐年纪轻轻,正是张扬美貌的好年纪,以往在京中疲于奔波,无瑕顾及,这会儿总算苦尽甘来,她总算有了大饱眼福的时候。
不说赴宴,单是休沐之日,小姐与尘卿公子两人比肩而立,那可真是天上的神仙下了凡,叫人光是看着就心底欢喜。
尘卿与莫婆婆、柒荨一拍即合,本就和睦融洽的氛围更是甜上了几分。
柒鸢下值之时本以为会面临莫婆婆连番质问,哪知道她一回府,便被莫婆婆拉到桌上,笑眯眯的与她喝了不少果子酒。
柒鸢没有搞懂状况,莫婆婆便将她的手放到尘卿手中,“小姐,尘卿公子是个好人,他待你温柔体贴,事事都想到了小姐,你们能够有此缘分,我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