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心理方面,同样也有这样的谎言错觉。
在简纯知道洛浦教授对自己怀疑并且不断试探之后,就将计就计,利用洛浦教授的计划和自己在洛浦教授心中的形象,成功地策划了这么一场骗局。
让对方相信自己就是这样的性格,其实很简单。
甚至,并不需要真正改变自己的性格。
重要的,就只有一件事情。
那就是要让人相信。
比如:
同样是去拿一个苹果。
小心谨慎和害怕胆小的人都会选择在最后拿取苹果。
胆大心细和顺应大众的人都会选择在中间拿取苹果。
而张扬跋扈豺狗和逆来顺受的羔羊(被迫)都会选择在开始时拿取苹果。
同样的拿取苹果,不同的拿取顺序可能对应着无数的可能和复杂的心理变化。
所以,洛浦教授怎么可能知道——简纯做出这一系列的表现时,到底是怎么思考的呢?
这盘博弈是从简纯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的椅子上坐下时就开始了。
后面的每一步,简纯都没有刻意去算计,而是顺着洛浦教授的设想,一步步走进了她的陷阱之中。
但是她每一步细微的变化,却让洛浦教授更加坚信——这个名叫简纯的姑娘——就是一种这样的性格。
她就是一个自傲自满的贵族,一个亲近平民的贵族小姐。
一个有着明显性格缺陷的人,对于洛浦教授来说,应该是很容易掌控的。
就像她掌控这个学院里的学生一样。
简单,而且轻而易举。
所以,简纯只需要借助洛浦教授的这一个弱点,攻其不备,然后逆转困境……
不过说起这个……昨天晚上的那场梦境——似乎还有着一些疑点。
简纯很少想起过去的事情,特别是母亲去世前的事情。
所以今早梦醒的时候,简纯曾经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
一般来说,梦境通常被认为是记忆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在梦境中,过去的记忆和认知被重新编排,以一种全新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大脑之中。
这其中就包含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感觉等一系列的记忆,不过具体的成因却无人知晓。
弗洛伊德理论:
梦体现着深埋在潜意识里的情感,可能是欲望,或者是埋藏在记忆中的真相。而那些被回忆起来的梦的碎片则能帮助人们揭露这些深藏的情感。
这个理论是简纯昨天晚上在课本上看到的内容。
可能也是因为看了这个理论,简纯在睡觉的时候,也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梦境,才会梦到那些事情吧。
实际上仔细思索的话,不难看出其中的疑点。
根据有关辛古丽夫人支离破碎的信息可以看出,她似乎是在很早之前,就被罗尔白关到了红房子里面。
而辛古丽夫人还在自己小的时候抱过自己,所以,辛古丽夫人应该是在见过自己之后没过多久,就被罗尔白先生关到红房子里面了。
可是疑点就出现在这里。
如果辛古丽夫人真的见过将近一岁的自己,那么后出生的单白应该要比自己小两岁左右。
可是实际上,单白却几乎和自己一样大,甚至认真论起来,单白可能还要比自己大上一点。
如果在简纯出生前,辛古丽夫人就已经被罗尔白先生关进了红房子里,那么按照罗尔白先生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放辛古丽夫人出来,而且更不会让她——来到艾洛德·纯家里,看望艾洛德那不满一岁的女儿的。
他是绝对不会做出这样没头脑的事情的。
可事实如果不是简纯推测的那样——又该是什么样的呢?
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摆在简纯眼前,却并不允许简纯选择是信还是不信。
因为事情已经发生过了,她也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亲自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想到这里,简纯叹了口气,将目光移向了桌子上的课本。
此时天已经完全黑透了。
距离发生争吵的中午,已经过去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简纯坐在寝室的桌前,看着被她标标画画的课本,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头被事情堆积得要爆炸了一样。
她已经坐在这里思考了两个多小时,但是对于和辛古丽夫人有关的那个梦境,还是一点眉目也没有。
能找到的线索似乎都已经找到了,却怎么也不能完整地拼凑出当年事实。
再加上辛古丽夫人已死,简纯也不可能再从她的口中得知这一切的真相。
事情——也就变得更加难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