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一幅图一句话,桑茶就基本上把两个人之间的小矛盾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所以是比赛之前, 那个小女孩子跟你说她要赢,结果把你给弄生气了。所以等你赢了比赛, 才会跑去她面前去冲她吐舌头?”
俞晴用力点点头。没错,就是这样。
桑茶见她点头, 一时也有点哭笑不得。小朋友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直白,有什么说什么,高兴了就冲你笑,不高兴了就冲你哭,你惹我生气了我就要去你面前吐舌头再气回来……桑茶也不忍心用大人的那一套处事哲学会要求俞晴这样的小朋友,所以暂时避过这个问题不谈,转而问起了别的:“你在教练那儿学滑板也学了差不多有一年多了,有没有交到什么好朋友啊?”
俞延刚端着几杯喝的过来,就听到桑茶问这句话,于是顺嘴接到:“刚才那个小姑娘不就是她的好朋友吗?这得关系多好,才能赢了比赛跑到人家小姑娘前面去嘚瑟啊!这药换到我们公司,谁拿了奖金跑去没拿奖金的同事面前嘚瑟,就只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关系好到一定地步了,另外一种就是不想活了,想作死。”
桑茶扭头瞪他一眼:“你怎么确定你闺女不是第二种情况呢?”
俞延:“……”
俞延低头看了一眼正瞪着一双大眼睛无辜脸望着他的俞晴,莫名觉得……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甚至第二种可能性比第一种可能性还要大得多。
-
不过不管怎么样,俞晴愿意跟身边的人主动沟通交流,这对桑茶和俞延而言都称得上是一个好消息,即便沟通交流的方式桑茶不太赞同,但重要的是,俞晴不再像之前那样把自己包裹起来,她愿意打开自己,去跟外界产生交流,这不管怎么看,都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所以回去之后,桑茶就让俞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托马斯医生。
隔天带着俞晴去医院复查的时候,她也不忘把这个消息告诉国内的医生。
——从国外回来之后,俞晴就继续回到之前她做心理和行为干预的医院继续进行语言发育迟缓的治疗。
医生听完桑茶复述的情况之后,也给出了非常积极乐观的评价:“这是好现象啊,说明她现在渐渐开始在意别人的看法,能跟身边的同龄小伙伴沟通交流了。”
桑茶:“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
医生:“就多鼓励她。凡事有一就有二,有二就会有后面的三四五。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她就会给你们一个大惊喜呢!要知道我之前也有一个小患者,一开始一直不说话,后来有一天突然就开口了,而且一开口,就不像别的孩子学话那样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面蹦,一开口说的就是完整的句子。”
桑茶想象了一下俞晴能开口说完整句子的那一天,也忍不住莫名地开始期待。
而且她忍不住想起一件很有意思的旧事。那就是以前她身边有朋友刚升级当父母,然后两个新手爸妈就为孩子第一次开口是叫爸爸还是叫妈妈起了小争执。那时候她简直不能理解这种心态,因为在她看来,叫什么说什么重要吗?
不过如今她自己代入了妈妈这个身份,发现俞晴第一句开口说什么,还是挺重要的。
倒不是不能叫爸爸,就是如果俞晴第一句话叫的是妈妈,那桑茶觉得自己应该会非常高兴。
俞晴拿了滑板比赛的冠军之后,不止得了奖状,还得了个奖杯,本来之前原主是专门在家里弄了个玻璃橱柜,全部用来放孩子得的奖状奖杯之类的东西的,不过后来俞然闹着要休学,原主一气之下,就找人把那个玻璃橱柜给拆了,很多奖状奖杯也被原主给扔了。等桑茶过来,也怕大张旗鼓的在家里陈列这些东西会给俞然太大的压力,所以也没弄奖状墙和奖杯成列柜,而是把俞然后来得的那些奖状奖杯,都弄了个箱子装起来,然后放在杂物间的角落里。
如今俞晴滑板带回来的奖状奖杯,也被桑茶跟哥哥的放在一起。
不过虽然奖杯没有成列出来,但奖励是不能少的。
奖励这种事情不能问俞延,因为俞延除了给钱,就是给钱。哦,他这次倒是还给出了一个新选项,说可以让俞晴年会的时候去他们公司给他旗下的员工们进行滑板表演,桑茶听完就忍不住吐槽:“你这确定是奖励吗?你这明明属于非法雇|佣|童工。”
俞延:“又不给钱,算什么雇佣。”
桑茶当时没反应过来,最后还是旁边的俞然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她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类似这样的话她当初也对俞然说过。果然她跟俞延虽然不是亲夫妻,但却胜似亲夫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