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松高兴的应着“是,祖母。”
林二老太太心事重重,都掩盖不了。
林松看到,坐在老太太对面“祖母,这么高兴的日子,您怎么倒眉头不展?现在家里,就咱们两个人,您有什么事,跟孙儿说说!”
林二老太太看着孙子,想到大老太太说的,这事,不能瞒着他。
就对他说“刚才你大祖母,说起萱儿的事。说咱们一切顺利,也不能不管她。还提及你的父母,说他们……泉下有知,自己唯一的女儿是这样的下场,该是多么难过……祖母听着,心里也十分过意不去。松儿……你大祖母说,让咱们把萱儿接回来,住到那头梧桐院去……直到出嫁。”
林松看着老太太“祖母,您的意思呢?!”
二老太太说“其实这些日子,我也会梦到她。想想你的父母,祖母真是愧疚,没把萱儿带好……她去了这么长时间……以前,她犯了错,祖母只是雷声大雨点儿小,也没真罚过她,所以,才把她惯的天不怕地不怕。这一回,她去了那个地方,肯定要吓得老实多了。你说,要不然,接她回来看看?”
她是询问的口气,但眼睛里,有着企盼。
林松点了头“祖母,您说的孙儿都明白!孙儿刚中举,大伯祖父说,还要在大房那边热闹一下,虽然在大房,但是来些亲戚朋友什么的,您也要接待。或者,要直接来家里。所以,您这些日子可闲不住,要把家里打扫一下,预备些茶点,来的人送的礼,要登记收藏。而孙儿,要去谢师,会同窗,也会很忙的。”
二老太太点头“这些祖母,也有考虑。”
林松说“妹妹这里……依孙儿看,不如这样吧,先不提接她回来。让李嬷嬷,去瞧瞧她。如果妹妹在里面这段时间,真正悔悟了,认错了,以后,知道如何为人做事了。等过了这段儿,孙儿与您,一起去接她。”
二老太太一听,并没查察有什么问题,倒是很高兴“你这个想法好!祖母马上就安排!”
林松说“嗯!如果妹妹懂事了,接回来。愿意去梧桐院也行,不愿意去,在家里住着也行。有了大房给的银子,她的嫁妆都能安排了。”
二老太太想着就美,点着头。
林松却又严肃的说“可是……祖母,如果她还不行,请恕孙儿不能答应她回来!您也不必顾忌孙儿的名声!孙儿要为林家二房撑起门楣,行得端,坐得正,不怕别人议论!”
“好好。明天我就让李嬷嬷去。”二老太太满口答应。
林松说“还要安排人,给弟弟送信儿!让他过年前,回来吧!明年要是春闱顺利,就不让他再出门了。”
二老太太一听这个,大喜过望“还是你想得周到!那个冤家,也不想我这个老婆子!连信都没二封!”眼泪就流出来了。
林松说“看您,这么大喜的日子,可不能哭的!”
二老太太连忙说“不哭不哭,他要是能回家过年。我就高兴了!”
第二天,二老太太让李嬷嬷去了苦禅庵,李嬷嬷去了多半天,刚回城。
城门口,有一个人拦住了她的车。
李嬷嬷一看,是清风“哟,清风?你怎么在这儿?”
清风说“大爷在车上等您!”他旁边有一辆马车。
李娘娘一头雾水的上了车。
林松从在那里,一脸严肃的看着她“李嬷嬷回来了?!”
李嬷嬷说“大爷,您怎么在这儿?”
林松说“你去办这么大的事,我不放心,来看看!林之萱,她怎么样?”语气极淡。
李嬷嬷说一愣,不知道怎么说。
林松“怎么?不好说?”
李嬷嬷赶紧说“大爷,今天看到之萱小姐,老婆子都有些不敢认了。面目清秀,大大方方。穿得很朴素,头上也没首饰,脸上带着笑,说话也细声细气……之萱小姐说……她从小家里日子困难,没有穿戴,看到大房几个姑娘,心里嫉妒,所以无事生非。老太太管她,她不听。哥哥教她,她也不听。还把二哥气得离家出走。在庵里,闲着的时候多,没有衣裳首饰的打扰,她才真正的想明白了。”
林松嘴角带了点笑意。
李嬷嬷接着说“之萱小姐说,她现在什么都明白了,只有哥哥好了,林家二房才算起来,她也才能有好的将来。她给老太太和大爷您抄了经。您瞧!”
李嬷嬷拿出几本经书。
林松接过来,漫不经心的翻了翻,虽然字仍旧不怎么样,但能看出来,是一笔一划的认真写的。
李嬷嬷说“她知道大爷中了举人,高兴的眼泪都流了下来。您看,这是她写给老太太的信!老奴瞧着,跟过去,不是一个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