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让爸爸想一下。”
女主人微微笑着,在旁边用扇子给他们驱蚊,温柔地听着他们的讲话。
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家里已经被人搜了个里里外外。
“没有异常。”
沈怀州低声道。
接着,又是第三户,第四户……
一连走了八户人家,都没有异常。
而且,从这几户人家家里的情况来看,可以大致推断出来,这个村子的生产活动还是挺全面的。
他们家里的物品基本上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甚至还有垦荒、耕种与采摘的工具。人在极端条件下的生活智慧还有创造力,远比处在正常社会秩序中的人想象中要多。有几户人家里还出现了一两件简单的工业品。
此外,谢青灵还在一户人家里发现了一排没有燃烧的蜡烛——这个村子曾经有过照明的需求,只不过现在不需要了。
当他们继续搜寻,来到了村子中间的时候,一片昏暗的世界里,除了手电筒这一束光亮外,忽然亮起了一盏明亮的灯光。
众人停下脚步,纷纷抬头往光源处看去——那是一间宽敞的大木屋,开了一排窗户。屋里的灯光越来越明亮,透过窗户的剪影,能看见一个正在点灯的身影。
谢青灵沉默了几秒,脸色忽然变得难看起来。她低声道:“我们都忘了一件事,小芒不是瞎子,她的眼睛能看到。”
是啊,村子里有眼睛不瞎的人。小芒不就是吗?她的眼睛和行动都没有任何问题。
一片寂静。
“十一方的人不是瞎子!”王孙花花倒吸了一口凉气。
“走!去那间屋子!”谢青灵立即道。
和空气融为一体的沈怀州,早就先行一步了。
-
夜色中,一双眼睛微微发绿,犹如两盏不灭的鬼火。
大黄狗叼着骨头,一路狂奔着来到一株巨大的榕树下。
榕树垂下密密麻麻的树藤,变成了一张天然的帘子,遮住了狗的视线。
来到榕树下后,狗把骨头一吐,放在地上后,乖乖坐好,朝着粗壮的树干汪汪叫了两声。
片刻后,从榕树内部,走出来一个头发长到脚踝的女人。
她掀开帘子一样细密的树藤,露出一双美如秋波的眼睛。下半张脸严严实实罩着一个黑色的面罩。
女人居高临下地看向那只汪汪乱叫的狗,问道:“你说什么?”
狗又继续汪汪几声。
“老太婆出去了……还带回来六个陌生人……”
她眉头越皱越紧,那双漂亮得不像话的眼睛里蓄满了寒霜。
“我知道了。”
“你先给我看着那六个外乡人,别让他们到处乱跑。”
“汪汪汪。”
“我?我当然是去杀了那个坏事的老太婆。”
话音落下,女人的身体再次隐进了榕树中。
仿佛没有出现过。
第191章
六人加快脚步, 很快来到了那间点着烛火的屋子。
害怕有埋伏,他们没敢靠得太近,只是隔着一个院子, 远远地瞧。
此时, 那间燃起了烛火的屋子, 灯火通明。
桌子上一排排的蜡烛点燃, 但凡是可以摆放东西的地方,不是点着蜡烛,就是燃着油灯。
蜡烛拔高的火苗燃烧了蜡, 落下泪来, 一滴滴晶莹如水的液体遇热溶解,又放热变冷, 在蜡烛的躯干周围形成了一条条和榕树枝干相似的纹理。
随着燃烧时间的增加,一排排蜡烛已经一边低一边高。
而屋子的主人,还在点蜡烛,还在点油灯。
听见了门口那若有似无、猫似的脚步声响起,老奶奶转过身来,一张干枯如同老树的脸映在蜡烛跳跃的火光里, 模糊了脸上那些苍老的褶皱,竟显露出几分柔美的轮廓来。
她一头银白的发,一张慈祥的脸, 整个人笼罩在朦胧的烛光里,仿佛正在举行什么盛大高洁的仪式。
“小芒,你回来啦?”老奶奶语气欣喜地说,“奶奶知道你眼睛不好使, 为了让你能找到回家的路,特意给你点了灯。答应奶奶, 以后不会随便出去好不好?”
门口的人许久没有应答,仿佛刚刚那一阵极轻的脚步声只是错觉。
老奶奶脸上的笑容僵住,变得慌乱起来。
她一只手哆嗦着去摸拐杖,却不小心碰到了桌面的蜡烛,滚烫的热泪滴在她的手背上,她疼得一哆嗦,却顾不上去管。只是在一片温暖而滚烫的蜡烛光中,艰难摸到她的拐杖。
老奶奶走到门口,冲着院子的六人喊:“小芒,奶奶知道你在,你别躲着了,出来!”
依旧没有人回应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