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生和不同的境遇,他们自然有不同的看法。其实,余栀一觉得他们两人说的话都有些道理...她刚开始回到泊水镇经营这家店的时候,一方面想的是试试创业,另一方面是想慢节奏的生活。
这和有没有拼劲根本没关系,拼劲不在于同他人计较,只要她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又快又好做完,就是有拼劲。
“行啦,你们说的都有理,我记下来再想一下。”余栀一从他们面前走到桌子旁边,坐了下来,她拿出电脑,仔仔细细把刚才他们说的话给记了下来。
键盘敲击的声音响起,李瑜有些愣愣地从刚才几人的对话中回过神来,她看向坐在一边的余栀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对于我这家店现在的经营,你们还有其他建议吗?”余栀一记好东西,撑着脑袋看向面前的几人。
“那可太有了。”顾谷一把薅开想说话的何遇安,先一步开口道:“之前是因为囊中羞涩换不了这桌椅板凳,到现在,我觉得可以换换了。”
“你这些桌椅就像是我二十年前回老家的时候看到的那些一样,陈旧,表面的漆还脱了,实在是缺点味道。”
“哪有,我听说这是一一姐特意去淘来的,这些桌椅哪儿陈旧了,这不是挺好的嘛。”何遇安抚上桌上的一些小坑,痴迷地赞叹道:“这就是艺术,多有年代感啊。现在不是好多餐厅或者是私房菜馆都特意追寻这种味道吗?现在这就正好啊,还可以给店里增加些特色。”
“什么特色?人家一来这里,就会低看几分,要是我们把店里重新整修一下,以后提高菜价不就顺理成章了吗?同样的时间挣更多的钱,栀一也要轻松些不是。”
顾谷皱着眉复杂地看了眼桌椅,那其中...意味深长。
“好好好,我先记下来,这个先不着急。”余栀一安抚完两人,又把视线放到了电脑上,她把所有问题都写了下来。
其实她现在挣到的钱,用来把一楼所有桌椅都换一遍,那是非常容易的事...之前卖的那波海鲜有三万五左右,黎词大少爷订了一周的位置,一共给了三万五,自从重新开业以来,包括后面这几日排长队几乎未休息的几日,总的净营业额快接近四万。
就这些钱来说,换八套桌椅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不是什么名贵木材制成的桌椅就行。
“你这屋子就算了,保持这样也挺好,但你这灯该换换。不是我说,一到晚上,我就感觉我像是那在破旧茅屋苦读的书生,点上一盏昏暗的油灯,看着怎么看都有些模糊的书卷一样。”
顾谷说的这句话,何遇安难得的没反驳,只是眨巴着眼睛看向余栀一。
余栀一点点头,非常愿意接受他们的建议,“那我等下就联系卖灯具的店,我叫师傅来给我看看怎么安下灯比较亮。”
之前就思考过营业时间的问题,再结合今天他们的建议,余栀一心里大概有了定论,她把电脑放在一边,转头看向坐在一起的三人。
余栀一表情难得这么严肃,有点像在做汇报般,“我想好了,以后早上十点半营业,中午一点之后不再接待客人,下午五点营业,七点之后不再接待客人,这样中午结束营业的时间大概是两点,下午结束营业的时间是八点左右,算上备菜的时间,每天工作也得有八个小时左右了。”
这个时间还不错,还能兼顾楼上好友来的时间,两边都不误。
“余栀一,你有没有想过只做预定的那种,类似于私房菜馆?”顾谷听见她这个时间,还是皱了皱眉,想了半天又蹦出了句话。
“想过,但是现在不太合适,过段时间再说吧,现在就按照这样的时间来,也不接预订座位的单。”
余栀一点点头,看几人好像没什么其他建议,合上了电脑。
在她快要站起身之前,何遇安拉住了她,“还有还有,店里的服务员要考虑招一下了。”
“我还有半个多月可能就得回学校,确实得尽快招人了,而且...现在招人的话我还能说说我遇到的情况。”
何遇安的话音刚落,三人齐刷刷把目光放到了李瑜。
昨天李瑜来这里的事情和目的大家都知道,此时听见何遇安的话,几人下意识地往李瑜身上看去。
李瑜刚才还在沉浸式听大家聊天,转眼间话题的中心突然变到她身上,她有些慌乱,尤其是涉及到自己去留的问题,她就更加紧张。
李瑜脸上笑容瞬间僵硬,神色不自然起来,刚才还很放松放到桌上的双手,此时搅在一起拧成了麻花,“我...我可以来端菜的,你们觉得我合适吗?”
余栀一拍了拍脑袋,转头看向何遇安和顾谷,“你们先忙自己的事吧,我和李瑜说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