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本来挺高兴的,结果听到老妈的声音,郁闷的一撇嘴,天天念叨他,烦死了,好在这段时间不再管着他,让他出去玩了。
“阿辉啊,有不懂的可以问念念,但是啊,不要一味的闷头苦学,写完作业出去玩一会儿,劳逸结合才能学的更好。”肖桂英见李辉不高兴,便开口说到。
“嗯,还是大姨最好了,我妈天天揪着我学习,我都烦死了。”李辉觉得还是大姨开明,没看念念一直靠第一名吗?
“不能嫌你妈啰嗦,她是担心你不会?那课本上的知识你都会了吗?”
他们一边说着,一边走了进来,这个时候的沙发很少,农村里基本上都是桌椅板凳,要么就是土炕,木床。
李辉将水果放在一张半人多高的木柜上面,木柜下面是摆放茶具的玻璃橱柜,在下面是三层的抽屉,两边是竖立的单门小柜。
“大姨,书本上的东西我都会了,那么简单,我看两遍就会了,我妈还非让我多看几遍,说是巩固知识,你说我都能背下来了,在多看几遍有什么用。”李辉一边念叨着发牢骚,一边从橱柜里面拿出一个塑料的中间印着福字的红色托盘,然后把苹果和葡萄拿出一些来,准备拿出去洗洗。
“嗯,大姨知道了,你要是能保证考试不出前三名,我就跟你妈妈说说,让她不管你了,怎么样?”肖桂英看着这个半大的小伙子,做出了承诺。
“真的吗?大姨。”李辉觉得很惊喜,他握着拳头,做了个胜利的姿势,“大姨,我保证能考前三名,真的,要是我掉出前三名了,我不用我妈念叨,我自己都会好好学习的。”
他其实很想说第一名的,但是想到自己有些马虎的性格,还是算了,前三名肯定是妥妥的。
“行,包在大姨身上了,去洗水果去吧。”
“诶,大姨最好了,我最爱大姨了。”李辉高高兴兴的端着盘子出去了。
第三十六章 ,指标
何爸爸觉得自己媳妇在对待孩子方面真的是太有天分了,瞧把这个小伙子给哄得,多高兴啊。
何念念跑出去跟李辉一起去水盆里洗水果,肖妈妈起身去东厢房找小妹谈谈。
剩下何爸爸一个人无聊的看电视。
中途接了个电话,肖老姨的丈夫李二那边要筹划开动员大会,所以中午不回来吃了,让肖老姨给他送饭过去。
这下不用等李二回来了,他们直接上桌子吃饭。
“小妹啊,村里是有什么事吗?”肖妈妈问坐在旁边的肖老姨,因为他们这半个多月都在县城里,村子的事知道的不多。
“嗯,听说是上边下来了指标,每一个村子里都要有一户专门搞副业,本来是自愿的,但是没人愿意出这个头,现在打算开动员大会,每个村子必须有一人带头搞副业,什么都行,养鸡养鸭或者养鱼,养猪羊都可以,必须是跟种地没关的。”肖老姨给儿子加了个鸡腿,然后一个给了念念,一共两个鸡腿,给两个小的分了。
听了肖老姨的话,肖妈妈眼前一亮,“小妹,既然是指标,是不是证件什么的会好办一些。”
“大姐,你不是想开个养殖场吧?这不是一点本钱能办到的。”肖老姨诧异的看着大姐,该不是真的这么想的吧。
“那个,我们不是有个铺子了吗?到时候贷款就行,主要是自己养的话,一是有了货源,二是政府支持的,想来会有一些优惠政策,这正是一个好的机会。”肖妈妈觉得机会难得,他们现在手里有一笔钱,正好可以投入到养殖场里面,说贷款也只是给给外人看的。
“姐夫,你呢?”肖老姨知道自家大姐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既然她有这个想法,那么就很难在说服她,于是看向了何浩。
何浩想了一下,之前他们再找铺子想倒建材,但是后来铺子被人给截胡了,而且在建材这一方面,没有熟人,不一定能找来货美价廉的材料,不如先办个养殖场看看,在这方面,他也算是熟手了。
想到这里,他点了下头,表示支持自家媳妇的意思。
好吧,肖老姨不在劝说什么,“我一会儿给老二送饭的时候,跟他说下,看看具体需要什么手续,和流程。”
“嗯,你先帮忙打听一下,后天中午我来镇上提货的时候在过来问问。”何浩说到。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因为是周末,李辉也不上学,肖老姨给丈夫去送饭,李辉跟着何念念他们去了外公家。
何念念的外公身体很硬朗,每天都会出去遛弯,找找以前的老伙计聊天,看到大丫头回来了,他挺高兴,只是让他们下次过来不要带东西了,家里不缺,让他们留着给念念补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