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识放的猛烈,嵛山脚下骤显一声兽吼,半座山都为之震荡不休,住在山下的外门弟子纷纷寻声而来,却也只有几人捉到了一片赤红的残影。
竹楼里的人缓缓睁开眼,隔着窗,刚好能看见又见打蔫的菜叶,简砚正在井中取了一桶水,猛地一扬,将那一片干裂的土地连带菜叶一齐浇了个透。
神尊:“…”
“松苓下山去了,”简砚头也不回,“师尊真的想好了吗?你若是如此做,主子就算是回来了,也…”
“什么叫就算是回来了?”神尊斜靠在窗前,一手执着茶盏子,热茗生烟,茶盏子上面描写一只金凤,“你家主子不回来还能去哪?我费了这么些年为他稳固残魂,等的就是这一日,他不回来?”
神尊冷哼一声:“就是抓我也会把他抓回来。”
简砚轻声一叹,不再言语,回身继续浇着他的菜地。他思索良久,还是觉得不妥,正想再劝上两句,毕竟现在收手为时不晚。可当他搁下水桶抬头看向那竹楼时,窗边的人已然不见了踪影。
那盏茶被放在了窗台上,竹楼外的结界挡了朔风,茗烟直直的飘向房檐,却又在触碰到房檐之前,就已然消散。
简砚又叹了一口气,似是颇为无奈。
那边松苓收了神识,淙舟才下山不久,离着他还不算太远,松苓一路向着东南追了过去,他不曾停歇,终是在人进城之前追上了。
“哥哥!”松苓还未落地就要喊人,他浇着淙舟停下了脚步,也顾不上旁人目光,拉着淙舟手腕就落在了人面前,“你都不叫我?还要把我扔给那个臭竹子,他是会照顾人的人吗?”
“消息来得太急,赶不及叫你。”淙舟揉了揉松苓的发,将他鬓边的碎发别到了耳后。
这也是实话,山下来人据说为了送信跑死了两匹马,淙舟当即停了授课,简单交代一番便赶了过来。
松苓点点头,他自是知晓淙舟赶不及,不过是情趣的牢骚罢了,他轻声笑了笑,道:“所以我追过来了,”他借着袍袖遮掩,勾住了淙舟手指,“世间圣药有二,一曰凤凰泪,二曰九尾狐血,只需一滴,便可救这全城性命。”
淙舟轻蹙着眉,不言语。
“长离虽说也有点用,不过现在叫他是不是晚了些?”松苓摇了摇淙舟的手,“就一滴,不碍事。”
只一滴血而已,伤不了身,淙舟舒展了眉头,轻轻应了一声。
听得淙舟应声,松苓展颜一笑,他跟着淙舟往城里走去,城墙上刻着两个大字,郁州。
第51章 疫病
郁州城墙就像是一处天堑,将城里城外分成两个世间,城外一片岁月静好,风轻云淡树影婆娑,山巅林间偶有鸟鸣起落。
而一旦踏进郁州城,眼前景象骤边,血染苍穹,道旁躺着横七竖八的尸骨,松苓走上前去瞧了瞧,那尸骨猛地一抽,竟然还有呼吸,不过就这一抽,那人哼了几声,身下竟缓缓流出鲜血,洇红了一片地,接着那人便又没了声息。这景象着实骇人,松苓瞪圆了眼怔愣不前,他僵硬的转动脖颈,环顾这没有半分生气的城。
像这样躺在地上的人还有很多,也有几人身旁有家人或是友人照顾着,不过那些人的情况瞧着也不大好,松苓瞧见前面不过十步远的草棚下,一名男子斜躺在草垛上,草垛已然发黑,不知是干涸的层层血迹,还是沾染的地上的泥。
男子已经是气若游丝,松苓只觉他活不过日落。在那男子身边有一稚儿,稚儿手中捧着一碗水,兴许是许久不曾进食,那孩子双手都在哆嗦,他颤着手往那男子口中喂,可那男子饮一口便要吐出大半。
稚儿瘦的皮包骨,纤细的脖颈上顶着大大的脑袋,松苓看不下去,偏开了头,却不想这一偏头又让他撞上了另一骇人景象。
路边又一粮油铺子,门口的幡上蒙了尘,风起幡动,上面那大大的“粮”字变得扭曲。兴许是还有稍体健者,取了米,支了锅在里面煮粥,米应当不是新米,松苓闻不出粥香,不过对于这将死的城来说,这点米粥足以续命了。
粮油店里出来一人,拄着一长竹竿,一步一颤的想他们走来,那人手中捧着一缺了口的黑瓷碗,里面盛着半碗米粥。与其说是米粥,不如称之为清汤,里面的米粒最多不超过十颗,可见这城中的米粮也将要消耗殆尽。
松苓垂眸,敛去满目的哀伤,他缓了缓,复又抬眸,像是鼓起了天大的勇气一般看向那撑着长杆的人,这一瞧倒是让他瞧了个清楚,这人半张脸都被脓疮覆盖,面上流下的脓水滴入了清粥,他夹着长杆,哆嗦着捧起碗,垂下脑袋将嘴凑到碗沿,浅浅的啜了一小口粥。